編者按:古人很重視季節養生,像春季就重在養肝,因為肝主疏泄。那同時,萬事都有雙面性,春季也是肝病誘發的季節,在養肝護肝上,我們還是來聽聽專家是怎么說的吧!
本期《養生堂》邀請到的是北京中醫醫院副院長、北京中醫藥學會肝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首席健康科普專家王國瑋,北京中醫醫院肝病科主任醫師齊京,主題是春天養肝正當時,為您講解肝主疏泄及肝調情志等問題。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肝主疏泄,包括調暢氣機、促進全身氣血水液運行、促進脾胃消化、分泌膽汁和調暢情志等作用。中醫理論認為人體各臟腑組織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動和新陳代謝要靠氣不斷地升降出入運動來完成,人們通常把這種氣的升降出入運動稱為氣機。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則氣的升降出入正常,氣血水液運行通暢,保證了各臟腑器官的供給。肝還有分泌膽汁和促進脾胃消化的作用。傳統中醫認為肝主疏泄功能還包括調暢情志的作用,與情志活動的關系為密切。疏泄功能正常則情緒正常,心情舒暢;肝氣的疏泄功能太過,會出現急躁易怒、心煩不寐、多夢、頭漲等肝氣上亢的癥狀;肝氣的疏泄功能不足,則出現胸脅脹悶疼痛、情緒低落、抑郁、多疑善慮等肝氣郁結的癥狀。
春天養肝:古人很注意順應四時養生,“肝屬木”,方位為東,在季節上與春季生長之氣相對應。宜保持柔和舒暢、升發條達的狀態,情緒既不要過于激奮,也不要低沉抑郁,使情感世界保持在一種平和的狀態中,則對肝的養生保健極為有利。春天陽氣升發,冰雪消融,萬物復蘇。自然界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因此,春季養生宜順應陽氣自然升發舒暢的特點,使自己的身心充分地放松,拋棄一切煩惱和雜念,讓自己有一種融于大自然中蓬勃生長的感覺,對養肝護肝防止肝病有很好的效果。《黃帝內經》中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披發緩形,以使志生。”春季既是肝養生保健的好季節,也是肝病易于發生的季節,所以在春季更應注意肝的養生保健。
合理運動:堅持鍛煉則能舒筋活絡,有益肝臟健康,各人應根據自身體質狀況,選擇適宜的鍛煉項目。清晨、傍晚及節假日,可漫步于芳草小徑,舞拳弄劍于河畔林間,或去郊外踏青問柳,游山戲水,賞花行歌,登高望遠,神悠悠,思悠悠,身心融入大自然之中,人天合一,無形之中增強了心身健康。要選擇場地寬廣、視野開闊的地方,運動方式以緩慢柔和較為適宜,如太極拳、太極劍、漫步等。
以音調氣:古人強調,五音對應五種情緒活動,現代研究也證實聲音可以影響身體的內分泌功能。在對肝臟的養護中注意兩個聲音。一是“噓”字音,“噓”能起到疏導作用,脾氣偏大的人可以平時多鍛煉,方法是:身體端坐,全身放松,閉目寧神,緩緩吐氣發聲,同時觀想全身如沐浴暖流,暢快無比,反復進行約5分鐘則可。如果說“噓”音是一除根的良藥,那么還有一應急的好方法,就是發“慈善”音。怒氣上來時,暗暗送出“慈善”音,注意深、緩、長,可有立時調節偏離的氣機,控制情緒的奇效。
注意:
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王國瑋
王國瑋,北京中醫醫院副院長,出身于中醫世家,1987年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
主要工作經歷:1987--1996年在北京中醫醫院兒科從事臨床工作;1996年--2000年在北京中醫醫院肝病科任主任主要從事肝病的臨床治療與研究;2007年至今任北京中醫醫院副院長。
二十年的臨床實踐中在繼承父輩治肝經驗基礎上,在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脂肪肝酒精性肝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探索出了一條發揮中醫特色結合現代醫學治療各類肝病的道路,提出"百病從肝治治肝先實脾"的治肝思路,并繼承其父慢性肝病肝硬化濕熱為主要致病因素,治療以清利濕熱為主善用理氣藥的理論和經驗在臨床實踐中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奇京
奇京,北京中醫醫院肝病科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