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頸椎病的癥狀很多,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患了頸椎病,患的又是哪種類型的頸椎病呢?下面由田偉教授帶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田偉教授,主題是不可忽視的“頸”告,主要為大家講解頸椎和頸椎病的相關知識。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疾病簡介
頸椎病是指頸椎間盤退行性變、頸椎肥厚增生以及頸部損傷等引起頸椎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刺激或壓迫頸脊髓、頸部神經、血管而產生一系列癥狀的臨床綜合征。主要表現為頸肩痛、頭暈頭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縮、嚴重者雙下肢痙攣、行走困難,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礙,出現癱瘓。多發在中老年人,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
疾病分類
(1) 神經根型:頸椎間盤退行性改變或骨質增生的刺激,壓迫脊神經根,引起上肢的感覺、運動功能障礙,常表現為一側上肢節段的運動障礙或感覺麻木。
(2) 脊髓型:頸椎間盤突出、韌帶肥厚骨化或者其他原因造成頸椎椎管狹窄,脊髓受壓和缺血,引起脊髓傳導功能障礙者。有的以上肢開始發病,向下肢發展;有的以下肢開始發病,向上肢發展。主要表現為走路不穩、四肢麻木、大小便困難等。
(3) 椎動脈型:由于鉤椎關節退行性改變的刺激,壓迫椎動脈,造成椎基底動脈供血不全者,常伴有頭暈、黑朦等癥狀,與頸部旋轉有關。
(4) 交感神經型:頸椎間盤退行性改變的刺激,壓迫頸部交感神經纖維,引起一系列反射性癥狀者,臨床上比較少見,而且常與心血管疾病、內分泌疾病等混雜在一起,難以鑒別。
(5) 其他型:指食管壓迫型,吞咽有異物感,臨床上非常罕見。
注意:
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田偉
1959年生,1983年畢業于北京醫學院醫療系(北京大學醫學部)。1994年獲日本國立弘前大學醫學博士學位。1997年在北京積水潭醫院創建脊柱外科。2001年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約克大學研修行政管理。田偉同時還擔任全國青聯常委;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常委、秘書長;中華醫學會創傷分會委員;全國殘聯康復學會損傷委員會副會長。
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脊柱外科主任、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市創傷骨科研究所所長、美國骨科學會(AAOS)會員、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央保健委員會會診專家,全國青年科學家協會副會長,北京市九屆政協委員。
田偉曾被評為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抗SARS工作先進個人,2003年榮獲全國優秀院長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