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測量脈搏對病人來講是一個不可缺少的檢查項目,中醫更將捫脈作為診治疾病的主要方法。了解自己身上的脈搏及血管的狀況對我們養生有著莫切得關系。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劉昌偉,主題是血管發出的求救信號,主要介紹主動脈夾層,腎動脈血管狹窄相關內容。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主動脈夾層:
主動脈夾層指血液通過主動脈內膜裂口,進入主動脈壁并造成正常動脈壁的分離,是常見的主動脈疾病之一。那么什么樣的人容易患有主動脈夾層呢?也就是說主動脈夾層的病因或者原因是什么呢?
主動脈夾層是主動脈異常中膜結構和異常血流動力學相互作用的結果。當主動脈結構異常是,自然容易發生主動脈的裂開,常見的因素包括:馬凡綜合癥、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特發性主動脈中膜退行性變化、主動脈粥樣硬化、主動脈炎性疾病等等。我們熟知的美國女排運動員海曼和男排運動員朱剛都是這些原因,而倒在運動場上的。血流動力學改變時,也容易造成動脈壁的損傷。為常見的原因是高血壓,幾乎所有的主動脈夾層患者都存在控制不良的高血壓現象。換句話所,高血壓的控制對于主動脈夾層的預防、治療、預后有著全面的影響,是基本和不能忽視的治療和預防手段。妊娠是另外一個高發因素,與妊娠期間血流動力學改變相關。在40歲前發病的女性中,50%發生于孕期。主動脈夾層的男女發病率之比為2~5∶1;常見的發病年齡在45~70歲,目前報道年輕的病人只有13歲。
腎動脈狹窄:
腎動脈狹窄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一種腎血管疾病,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腎血管性高血壓和缺血性腎病。只要及時解除腎動脈狹窄或阻塞,病變血管重新通暢后,高血壓可被治愈,腎功能減退可以逆轉。臨床上患者出現了嚴重的難以控制的高血壓、血管雜音、反復發作的突發性肺水腫、其他血管床的動脈瘤,或有吸煙史等征象時,應該考慮腎動脈狹窄可能。對高度懷疑者,首先進行篩選檢查,確診則依靠血管造影,并進行腎動脈狹窄的分級,以決定患者是否需要手術治療。
注意:
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劉昌偉
劉昌偉,1959年11月生于吉林省長春市。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協和醫院血管外科中心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協和醫院外科學系副主任。現擔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全國血管外科學組副組長;北京醫學會北京胸心血管外科學會青年委員;北京醫學會血管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外科雜志》特約編委;《中國實用外科雜志》編委;《中國微創外科雜志》常務編委;《國際循環-聚焦血栓雜志》編委;《血管外科雜志》編委;《中華醫學雜志》、《基礎醫學與臨床雜志》、《武警醫學雜志》等多家雜志審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