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入秋之后,有些人會出現咽干口渴、嗓子冒火、干咳無痰的現象,一定要引起重視,這是秋燥犯肺了。如何來通過食療來養生呢?專家為大家推薦了一款生津茶,一起來看看吧!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王國寶,主題是秋季養生四件寶(3),主要介紹秋季養生,秋燥犯肺、溫燥咳嗽、涼燥咳嗽等內容。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生津茶
〔配方〕青果5個,金石斛、甘菊、竹茹各6克,麥冬、桑葉各9克,鮮藕10片,黃梨2個,荸薺6個,鮮蘆根2支。
〔用法〕將以上各方煎水代茶飲。
〔功效〕生津潤燥,治瘟病熱盛??上呵锛竟澓韲蛋l癢、干咳;去燥邪所擾潤肺之功效。
秋季養生茶有哪些呢?以下是一些秋季養生茶推薦:
桔紅茶
桔紅3克—6克、綠茶5克。用開水沖泡再放入鍋內隔水蒸20分鐘后服用。每日1劑隨時飲用,有潤肺消痰、理氣止咳之功效,適用于秋令咳嗽痰多、黏而咳痰不爽之癥。此茶以桔紅宣中理氣,消痰止咳。
茶葉有抗菌消炎作用,以此二味配制,對咳嗽痰多、黏而難以咯出者療效較好。
烏龍茶
秋季氣候干燥,令人口干舌燥、嘴唇干裂,中醫稱之“秋燥”,這時宜飲用青茶。烏龍茶,又稱青茶,屬半發酵茶,介于綠、紅茶之間。色澤青褐,沖泡后可看到葉片中間呈青色,葉緣呈紅色,素有“青葉鑲邊”的美稱,既有綠茶的清香和天然花香,又有紅茶醇厚的滋味,不寒不熱,溫熱適中。
姜蘇茶
生姜、蘇葉各3克,將生姜切成細絲,蘇葉洗凈,用開水沖泡10分鐘代茶飲用。每日兩劑,上下午各溫服1劑。有疏風散寒、理氣和胃之功,適用于風寒感冒、頭痛發熱或惡心、嘔吐、胃痛腹脹等腸胃不適型感冒。此方以藥代茶,味少而精,實用簡便。
人參茶
人參茶由生曬參制成。可將人參曬干或烘干,切成薄片,放入保溫杯中,用沸水沖泡,加蓋,悶15分鐘即可飲用。其中生曬參具有補氣養陰、瀉火除煩、養胃生津之功效,可在秋季的每日服用1次,有大補元氣、潤肺止咳、清熱生津之功效,對在秋季養生的人們來說益處多多。
注意:
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王國寶
王國寶,中藥調劑國家級高級技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鶴年堂中醫藥養生文化”代表性傳承人,享受北京市政府特殊津貼高級技師,北京市商業服務業中華傳統技藝技能大師,北京中醫 藥學會中藥調劑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北京中醫藥學會中藥藥理和中成藥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中醫藥學會制劑專業委員會委員。
出生于1954年。自1971年到北京鶴年堂學徒,師承于鶴年堂老東家劉侶笙老先生、鶴年堂的老徒弟王西階、劉永玉、張茂業、郭東亮和雷雨霖等人,學習中藥調劑、中藥鑒別、中藥炮制和傳統制劑技術。很好地繼承了鶴年堂中醫藥養生文化核心精髓,以及傳統秘方和配方。自修了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中藥專業課程。通過多年的學習和實踐,在中醫藥養生及養生產品制劑的理論方面打下了扎實基礎,在實際操作的技藝技能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已達到了專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