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阿爾茨海默病,也就是傳說中的“老年癡呆”,是發生在老年人人群當中的一種難以治愈的疾病。老年癡呆有哪些主要的癥狀呢?人到了中年,應如何防患于未然呢?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彭丹濤,主題是誰偷走你的記憶,主要介紹阿爾茨海默病,也就是老年癡呆癥等內容。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原發性退行性變變性疾病,主要臨床相為癡呆綜合征(在意識清醒的狀態下出現的持久的全面的智能減退,表現為記憶力、計算力、判斷力、注意力、抽象思維能力、語言功能減退,情感和行為障礙,獨立生活和工作能力喪失等)。
主要的癥狀:
記憶力減退。經常丟三落四,特別是對剛剛發生過的事情也沒有記憶,似乎事情已完全消失,即使經過提醒也記不起。
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病人對日常生活活動愈來愈感到困難,洗澡、進食、穿衣或上廁所都可能需要他人幫助才能完成。
智力低下。學習新東西的能力減退,不能用適當的語言表達,甚至外出經常迷路,不能記住物件放在哪里,不會計算收支。
性格改變。原本沉默寡言的人變得滔滔不絕,原本性格開朗的人變得淡漠少語,情緒大幅度波動,性格變得多疑。懷疑配偶不忠,懷疑兒女不孝,愛與人生氣,甚至打架。
行為怪異。這類阿爾茨海默病癥狀表現出很強的特異性,臨床中出現了形形色色的表現:有的老人會把好吃的藏起來,不給家人分享;有的老人不缺錢,但卻愛撿破爛,在家里堆滿了垃圾;有的老人跟蹤到兒女的房間里,竊聽甚至窺視別人在做什么;有的出現了幻聽幻視,拿著棍子追打自己在幻視中看到的物體……非??杀氖?,有許多老人出現了這樣怪異的癥狀,被家里人看做是精神病,送進了精神病院。
科學防治:
查與不查不一樣,早期檢查辨真偽,晚年生活巧安排;
治與不治不一樣,積極治療好處多,任其自然更癡呆;
早治晚治不一樣,早期治療是關鍵,延緩病情不發展;
長治短治不一樣,維持治療重要,功能保持減負擔;
飲食防治:
核桃:核桃中所含的油脂可供給大腦基質的需要。核桃中所含的礦質元素鋅和錳是腦垂體的重要成份,常食核桃有益于腦的營養補充,有健腦益智的作用。
大雉雞蛋:大雉雞蛋所含豐富的卵磷脂,甘油三脂,蛋黃素有著健腦益智的作用,對人體發育和神經系統有著很大的幫助,人體消化卵磷脂后,可釋放膽堿,膽堿可改善各年齡段記憶力。
注意:
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彭丹濤
彭丹濤, 衛生部北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導師。于1996—97年于德國慕尼黑大學研修?,F任中華醫學會老年病學青年委員副主委,中國老年癡呆及相關疾病專業委員會(ADC)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分會老年神經病學組副組長,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癡呆與認知障礙組成員,北京藥理學會神經精神藥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神經免疫及神經疾病雜志副主編,中華老年醫學雜志、中國臨床神經科學雜志編委。主要從事老年癡呆臨床及研究工作。每周三上午出特需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