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生病看中醫,醫生會問你大概哪里不舒服,再讓你伸出舌頭,這就是望舌。從舌頭可以看出你到底是哪里存在健康隱患,而后在對癥下藥。那么,如何通過舌頭的顏色來看出疾病呢?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韓學杰,主題是觀手辨舌識健康(2) ,主要介紹中醫四診望聞問切、觀舌知健康等內容。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望”就是看,其中看舌頭是很重要的內容。
舌象反映臟腑
望舌,又稱舌診。根據中醫理論,舌通過經絡直接或間接地與心、肝、脾、腎等許多臟腑相聯系,所以臟腑病變可從舌象變化中反映出來。
望舌,主要觀察的是舌質和舌苔。正常人的舌象是舌體柔軟,活動自如,顏色淡紅,舌面鋪有薄薄的、顆粒均勻、干濕適中的白苔。
舌質主要看顏色
舌質的顏色能反映臟腑、氣血、虛實的變化。舌質顏色淡紅、潤澤,說明此人身體健康。
淡白舌,一般為氣血虧損或虛寒體質,多見于大病、久病之后或先天不足者。
紅絳舌,多為熱證,發燒時常見這種舌色。初得病時,舌邊紅表明熱在表,如感冒、麻疹;全舌深紅則是熱已入里,病情較重。
舌尖紅者為心火太盛,多見心煩失眠等表現。若同時見到舌體瘦小,多為陰虛內熱的表現,見于慢性胃炎、胃潰瘍、肺結核等病人。
青紫舌也很常見,全舌呈均勻青色為寒證,多見于胸腹劇痛時,如膽道蛔蟲、心絞痛、腸梗阻。而紫色,或舌的局部見到青紫色斑點或瘀點,在現代人中多見于脂肪肝、肝硬化、腫瘤病人。嗜煙酗酒者因為火毒內蘊,阻塞經脈,也常見紫舌。
舌苔反映消化
舌苔能反映胃中津液與消化的情況,望苔主要觀察的是舌苔的顏色、薄厚、潤燥、腐膩、剝落等變化。白苔滑膩提示寒證,黃苔則是熱證。
舌面本有苔但部分剝落,表明胃氣或微陰受損,也見于維生素缺乏。若舌苔驟然退去,光潔如鏡者為光剝苔,是胃陰胃氣俱損的危重現象。
苔燥說明人體津液受傷,可見于糖尿病。而苔滑則說明水液積聚,常見于腎病,往往伴有水腫、腹脹、惡心、眩暈。
苔膩說明有痰濕,古書上說“怪病多由痰作祟”,應加以重視。如果苔質疏松,顆粒較大,舌邊、舌中厚,如豆腐渣樣就叫腐苔,這是食積胃腸的表現,也就是俗稱的吃多了。
注意:
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韓學杰
韓學杰,女,出生1966年1月,,醫學博士,研究生導師。1989年畢業于陜西中醫學院醫療系。,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中醫藥規范標準研究中心副主任(常務)。從事中醫臨床20年,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心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中華中醫藥學會急診分會委員、《中國當代名醫名院》雜志編委會委員、中國當代書畫藝術家聯合會健康專家委員會委員。
自96年師從中國中醫科學院心血管病專家沈紹功教授,攻讀中西醫結合心血管臨床專業研究生,獲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醫學博士,研究生導師。全國第三批名老中醫學術繼承人,并為沈氏女科第二十代傳人。
2007年被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門診部聘為知名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