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廳長”歸隱大山,“歷史功臣”人民不忘
1993年,覃祥官按副縣級干部退休,每月有1000多元的工資。辦了退休手續的覃祥官,依然忘不了昔日誕生“合作醫療”的那方故土。他婉言謝絕了縣衛生局留其在縣城居住的好意,堅持回到海拔1500多米的樂園杜家村,與至今仍是農民的“廳長夫人”相濡以沫,過著寧靜的田園生活。
回到故鄉的覃祥官,依然深得鄉親們的敬重。但他還是不愿歇下來,總愛使些小單方,為鄰里村民們無償服務,醫治一些小病小恙;或偶爾到樂園衛生院走一走,與舊時的老同事聊聊天;或應邀走出土家山寨,參加一些社會公益活動。
宜昌市國稅局、地稅局曾多次派專車,將他從樂園杜家村接到宜昌市,參加“稅法宣傳月”活動,請他結合自己的親身體會,講解“稅收與衛生”的關系問題;縣里開黨代會,他也作為特邀代表出席。
農民健康的“歷史功臣”雖已歸隱大山,但人民怎么也不會忘記他。
1999年6月24日,曾任湖北宜昌地委書記的王群同志專程從武漢趕到長陽看望覃祥官。他對覃祥官說:“我在內蒙古當區委書記時,只要一提起合作醫療,好多人都還記得你的名字。這說明一個對國家和人民作過貢獻的人,不管他在不在位,退不退休,有沒有級別,人民都是不會忘記的!”
湖北省檔案局還將覃祥官納入《20世紀湖北名人檔案》系列,與饒興禮、馬學禮、吳天祥等英模人物齊名,并為他建立了個人檔案全宗。
2005年12月,中央電視臺《新聞調查》主持人董倩和香港鳳凰衛視記者一起,慕名從北京來到長陽縣城,并冒雪爬上樂園杜家村專訪覃祥官。
2006年1月16日,中央電視臺在第一套《新聞調查》節目中,以《探訪農民看病難》為題,播出了對覃祥官的專訪。
老人樂呵呵地告訴筆者:沒想到自己在古稀之年,又碰到合作醫療再度紅火起來,而且還有中央電視臺在報道他!
人逢喜事精神爽,覃老的臉上掛滿了笑容。
采訪結束之時,覃祥官拿出一扎信讓記者看。這是全國十多個省市的單位和個人寫給他的,有100多封。有的詢問其近況并表達敬仰之情;有的請他介紹本縣新型合作醫療的發展情況;有的向他求醫問藥……還有幾家制藥企業想聘他當顧問,請其出山指導開發新特藥,并以他的姓名作藥品專用商標注冊。
覃祥官深情地告訴筆者,他一生大起大落,尤其是告老還鄉成為平民之后,依然還有這么多人記得他,使他感到十分欣慰。他說,對于當初辭官還鄉的選擇,他至今無怨無悔。
我們進而領悟到,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匯入到推動社會發展進步與造福民眾的長河中,才能充分實現和展示自己的人生價值,才能深深植根于人民群眾的心中。
2006年8月21日至23日中午,中央電視臺第7套《見證》欄目以《赤腳醫生》為題,連續3天報道了這位73歲的土家族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