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老年人在定期體檢時就要有目標性了,不能和哪些年輕人一樣就查一些基本的項目就完事了。老人在定期體檢時有針對性有什么好處呢?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全身各系統各器官的功能和結構都會發生退休性改變,而許多特定疾病的危害性以及死亡率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上升。
由此,專家建議,中老年人特別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應該有針對性進行老人體檢,及早發現和控制常見病、多發病,保持健康的身體。
中老年人應注意兩類疾病,一是普遍發生在衰老個體中的疾病,如動脈硬化;另一類是隨年齡增加而增多的疾病,比如腫瘤、高血壓、糖尿病的發病率一般隨年齡增長而呈進行性升高趨勢。
中老年人一般應該列入常規檢查項目有血糖、血清蛋白、血粘度、血尿素氮和肌酐、血電解質、血色素和血清鐵、頸椎和胸部的X光檢查、腦電圖、心電圖、腹部超聲波等。
通過檢查,除可以發現糖尿病、高血脂癥、頸椎癥、慢性支氣管炎外,腹部B超可以發現脂肪肝、膽結石、肝硬化、胰腺癌,心電圖還可以發現心肌肥厚、傳導阻滯、心率失常等異常癥狀。
專家指出,一些腫瘤指標的同位素測定也是身體檢查時非常必要的,比如(AFP)是肝癌的特異性檢查方法,有明顯的早期診斷價值;癌胚抗原(CEA)的檢查,對肺、消化道、乳腺的惡性腫瘤也有一定診斷價值。
據統計,我國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呈增長趨勢,而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已達1.3億。老年人患病率遠高于其他人群,且帶病期長,康復緩慢。
據中國老年人醫療現狀調查,老齡人口的平均帶病期為13.68年,平均患病天數為全體人群的2.2倍。因此,專家呼吁、早期診斷、早期預防、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