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鵝形桿頸的桿頭的球打可以給一般球手較大的自信心。發球桿通常長10厘米。
由于揮桿的幅度很大,在上揮時必須充分轉動身體,在揮桿高點時左肩必須轉到下頦下方,而且保持上揮桿時右膝的穩定。
在后擺桿時,要保持兩臂和肩構成的三角形,并保持左臂和球桿的一體化,在兩手位置到達腰部之前,不要使用手腕。在兩手到達腰部高度繼續上揮時左腕才開始向拇指方向屈曲,隨著擺臂、轉肩、轉體,將球桿揮至頂點。
因為球的位置在左足跟內側前方,加上球被球座(tee)架起,所以揮桿的低點稍位于球的后面,沖擊球時發生在球桿桿頭從揮桿軌跡的低點開始上升過程中。
我們以前講過,向球的沖擊不要看成是沖擊一個點,而是一條線或是狹長的區域。在發球區使用1號木桿發球時,球架起的高度隨個人習慣、所要求球的飛行高及風向等因素而不同,但一般以球高出球桿桿的上緣半個球為宜。
在下揮桿沖擊球進入順勢動作后,要向目標方向大幅度地揮動,好象球貼在桿面被球桿送出一樣,這樣就能擊出方向準、距離遠的好球。
總結:現在都知道球桿一共分為幾類了嗎?如果你在合適的時候使用合適的球桿,會給你在球場上打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