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有沒有覺得偶爾會心有余而力不足,或者經常會胸悶氣短,這是心臟的問題哦。冬季養(yǎng)生特別要注重心的養(yǎng)護,如何來養(yǎng)心護心呢?下面小編總結了現代人養(yǎng)心的一些法則,大家一起來看下吧!
一、心怡
人生的旅程不會一帆風順,坎坷曲折是避免不了的,既然繞不過去,就得努力去跋涉。沉溺于悲觀失望,只能損害自己的身心健康。
只有保持快樂的心境,才能夠獲得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坦然面對命運的挑戰(zhàn);笑對人生,就會化憂為樂,自得其樂,自尋其樂。保持健康的心態(tài),這也是一切快樂的源泉。
二、心靜
《養(yǎng)生四要》言:“心常清靜則神安,神安則精神皆安,以此養(yǎng)生則壽,歿世不殆。”管子言:“人心正靜,皮膚裕寬,耳目聰明,筋信而骨強。”唐代名醫(yī)孫思邈更明確指出:“養(yǎng)靜為攝生首務。”
每天白晝如能閉目靜坐30~60分鐘,保持大腦安靜半小時或一小時,可充分發(fā)揮腦細胞的潛力,協(xié)調生理與情緒,減少熱能的消耗。大腦安靜了,可使全身肌肉放松,氣血暢通,達到心安神安的效果。
三、心神
人有三寶“精氣神”,這里的神就是由心來主管的,養(yǎng)神就要做到心氣平和。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養(yǎng)神的方法是每天按摩手心的勞宮穴與腳底的涌泉穴,可以在臨睡前或晨起時進行,按摩到發(fā)熱為止。
握拳,中指尖所指處即是勞宮穴;涌泉穴位于足底,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處。
四、心氣
多吃補氣食品或進行鍛煉。從解剖意義上看,心就像一個泵,它把血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如果心氣不足,就沒有足夠的動力來輸送血液,身體得不到血液的濡養(yǎng)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有些人手足冰涼,養(yǎng)心氣可以從飲食上下手,多吃桂圓、大棗、蓮子、人參、黃芪等。鍛煉則需要循序漸進,慢跑、太極拳等都是適合的運動項目。
五、心正
俗話說: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只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做人,就能吃得香、睡得穩(wěn)。相反,貪心太大、私欲無邊,整天讓它牽著鼻子走,使你迷失、使你狂妄、使你喪失理智,就不可能生活得自由自在,只能是煩惱、憂慮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