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好多人的心理都處于亞健康的狀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覺得沒有安全感,尤其是中等收入者。那么為什么中等收入者美安全感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中等收入的人為何沒安全感
北京零點調查公司從1992年開始從事社會安全感的調查研究。新公布的調查結果表明,在我國,中等收入的人安全感低。他們覺得社會治安沒有提供給他們安全的環境,容易產生處于危險之中的感覺。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許燕認為,中等收入的人,不僅在社會治安方面沒有安全感,他們的不安全感還表現在許多方面。安全感歸根結底是內心的平安,他們的不安全感,不僅與經濟因素緊密聯系,更與心理因素相關。
地位不穩定導致心理不穩定
一般來說,收入的高低與社會地位緊密聯系。高收入的人有了較高的社會地位,心理上相對比較穩定,有較強的安全感。低收入與社會地位較低的人,他們或者會保持原有狀態,或者會向“高處走”,他們的心理也相對穩定。但中等收入的人處于一個可上可下的境地,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但不穩定。地位的不穩定勢必引起心理上的焦慮,帶來強烈的不安全感。
我們可以用“優越感與壓力并存”來描述中等收入的人。相比于社會大多數人來說,他們有著較高的收入和相應的社會地位,會引起不少人的羨慕,這使他們有很強的優越感。但與高收入階層相比,他們還有著不小的差距,這就給他們很大的壓力。同時,中等收入的人一般都會從事壓力較大、節奏較快、競爭激烈的工作,他們必須不斷努力、不斷提高自己才能保證工作的順利進行,否則會有失業的危險。這也是他們不安全感的來源之一。
實際地位與社會期望的差距導致不安全感
中等收入的人一般都具有一定學歷和能力,對自己的期望值很高,希望自己能成為收入和社會地位很高的人。但事實上,他們一般還都是為別人“打工”,接受高收入階層的“領導”,這就會導致他們心理上的不平衡。
中等收入的人處于上一層面與下一層面的結合點,匯聚了兩個層面的特點,因此他們的心理上會有滿足與不滿足的沖突,心理沖突直接導致了不安全感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