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原本不過敏的人,在皮膚角質層受到破壞后接觸過敏的東西,也會過敏。”柯曉蘋說,在第一醫院皮膚科,這樣的“溫泉病”患者今年就超過20例。
不過,瘙癢癥、濕疹等病癥一般不會通過泡溫泉傳染,溫泉水的溫度比較高,水中的硫磺還有一定消毒作用。
皮膚比較干燥的,不要泡溫泉
柯曉蘋建議,泡完溫泉,如果皮膚出現干燥、脫屑,可以用潤膚露涂抹,一天1—2次。用清水沐浴,不要使用沐浴露,水溫不要太高。一般幾天后皮膚就能恢復正常。如果瘙癢比較嚴重,出現紅疹、小疙瘩,就要到醫院就診。
柯曉蘋提醒市民,偶爾泡一兩次溫泉是不會泡出“溫泉病”的,但皮膚比較干燥的市民建議不要泡溫泉,患有濕疹等皮膚病的患者,泡溫泉可能會加重病情。
另外,要控制泡溫泉的時間,泡的時間不宜過長,心腦血管病或高血壓病患者水溫不宜過高,一旦出現胸悶、頭暈、心慌癥狀,應立即離開溫泉池。酒后、空腹、飯后或處于生理期、有婦科炎癥的女性等,盡量不要泡溫泉。
總結:現在都知道泡溫泉之前要做什么準備工作了吧,溫泉指南中提到泡溫泉不可時間過長,不然對身體只會有害沒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