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從忙碌中解放出來
忙碌,不但指動作行為上快手快腳,也包括心理處于緊張、高壓的狀態,長期處于“壓力山大”的忙碌狀態,對身心健康的傷害不容小覷。楊東告訴記者,長期被繁雜的事務纏身,不僅容易導致職業倦怠,還會造成身心疲憊,產生疲倦、易怒、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
所以,應該學著把自己從忙碌中解脫出來,生活得有張有弛、快樂充實。對此,心理專家提出了以下建議:
1、活用“死時間”
回顧一天的事務,以半小時為單位列一個詳細的時間表,了解自己一天的時間是如何花掉的,并分析總結哪些時間段被白白浪費,成了莫名溜走的“死時間”。將這些時間用來做一些瑣碎的小事,比如打電話、填單據、回復郵件等。
2、不要到處“救火”
以要事為先,將一天的事務列表,然后用80%的時間先做既緊急又重要的事,其次做重要的事,后做緊急的事,盡量把精力集中在能獲得大回報的事情上。
3、一次只專心做一件事
工作時,一定要全身心投入,有緊迫感,不要把工作場所當成社交場合。一次專心做一件事,并且用快的速度完成,之后立刻進入下一項工作,不要許多事情同時處理。
4、學會說“不”
明確自己的職業規劃和核心價值觀,專注于自己感興趣的事;尊重內心的感受,不攀比,不被別人的評判標準“綁架”;對別人提出的要求懂得適當拒絕,學會放棄;將自己從信息海洋中解脫出來。
5、每天有1個小時不使用電子設備
無論多忙,也要每天留一些時間給自己。培養一兩個興趣愛好,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做一點自己喜歡的事,比如澆花、養魚、閱讀或者思考,放松心靈,儲存能量。
結語:職場心理是影響你的職場生涯和健康的重要因素,不想每天活得那么累,不想一輩子一事無成,那么先學著正確的“忙”!(文章原載于《都市健康人》,刊期:2012.10,作者:李洋,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