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危險的寶座
毫無疑問,如果沒有巴西,世界上的咖啡產量會減去很大部分,其出產的咖啡要占到全球消費量的三分之一。當地的咖啡種類繁多,但由于政府對于產量的單純追求,使得質優(yōu)的咖啡品種不多,更多面向大眾市常巴西總共有21個州,其中17個州出產咖啡。
不過,巴西也是自然災害高發(fā)地區(qū),雖然種植面積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其對產量的影響,但一旦當地發(fā)生嚴重的天氣災害,也會使全球咖啡價格產生較大波動。
牙買加:少而精
雖然咖啡種植面積在牙買加并不大,但提到牙買加主產的“藍山咖啡”,卻無人不知,這種咖啡被公認為世界上優(yōu)秀的咖啡。牙買加的山脊地形,以及當地涼爽的天氣、多霧、降水頻繁的環(huán)境,造就了“藍山咖啡”獨特的風味。
而同時,之所以能保有在咖啡豆界的尊位,也和牙買加當地的經營政策有關,當地政府并未像其他咖啡生產國那樣不斷提高產值,而更注重品質。牙買加的咖啡產量只有其他咖啡大國的幾千分之一,而正是這點促進“藍山咖啡”品質與價格雙方面攀高。
哥倫比亞:時時刻刻
和其他咖啡生產國一年只能生產一季不同,哥倫比亞因其特殊地理位置,可以一年不間斷地生產咖啡,這也使該國在世界咖啡生產的地位漸漸提升。去年哥倫比亞咖啡欠收,全年產量下降了30%。
除了氣候“作祟”之外,也和當地正在改良樹種、提升咖啡品質有關。不過,哥倫比亞的咖啡種植還保留著小農經濟狀態(tài),這顯然不利于產量的長期穩(wěn)定,從而在競爭格局下陷于不利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