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藏醫疫病治療中的注意事項與宜忌
瘟病與疫病的治療,必須依病勢而定。若剛發熱時急于服用降熱藥,使熱氣未成熟而降于筋骨,可能引起痛風、肺病等繼發性疾病;中期熱氣即將成熟,用降熱藥來治療,可使熱毒清除體外。在這兩期的治療過程中,體內藥物由于和疾病作斗爭消耗了體能,容易引起身體虛弱,因此在后期要從飲食、起居、藥物等方面進行滋補,使得體能完全恢復正常。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防治疫病的藏藥方中多含有麝香等強揮發藥物和易過敏成分,所以過敏者、孕婦和高血壓患者禁用,兒童和高齡人群以及體弱多病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甲感屬傳染性比較強的疫病,與一般疾病相比,更應重視預防和早期治療。
藏醫學對疫病的預防
1.藏醫學經典中對疫病預防的介紹
《四部醫典·后續部》對預防疫病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其第26章記載:“烏頭麝香黑硫藏菖蒲,安息香乳香再加大蒜,切末包袋掛頸熏鼻孔,對猛如劫火燃燒瘟疫,能使身如金剛病不侵。空腹膽怯時須防病氣,腹飽防護膽壯時看病。”意思是說,醫院的醫生護士以及其他工作人員,由于經常接觸患者,受到傳染的幾率高,所以應采取嚴密的防護措施。對此,就給出了預防的藥方,其藥物組成是:烏頭、麝香等。當代藏醫大師、北京藏醫院名譽院長措如·次朗教授,根據歷代傳承和自己的實踐經驗,首次公開了該方的藥物配比。這種藥物的制做方法是,將藥物切碎,盛放在布袋當中,束緊袋口。將藥袋懸掛在胸前。每天早晨,用鼻子嗅聞這藥袋。在前往疫病流行地區,接觸患者之前,都應該用鼻子來聞。藥物的揮發成分,可提高人體的防御疾病的能力,可以消除或抑制空氣中的病原體。飲用四味普爾納湯,一日兩次,每隔12小時一次。也有較好的預防作用。顯然,對處于疫病流行地區的易感人群,也可以采用上述方法和注意事項,以防受到傳染。
2.藏醫疫病預防原則
藏醫學強調對所有疾病的預防,并認為疫病預防尤為重要。《月王藥診·天花病》的治療章中說:“預防應視為首要階段”。《四部醫典·論述部》談到的預防實際也包括疫病的預防。
根據以上認識,針對甲感的特點,對這種傳染病首先要強調預防傳染,保護醫護人員和周圍的人,在預防的基礎上積極治療。預防方面,基本的預防措施不外藥、械、食、行四方面,包括嚴格消毒、凈化空氣、隔離等措施。在這方面藏醫有自己的特色和方法,可用熏療、佩帶藥袋、點燃藏藥香熏,同時,用藏藥消毒液洗手和表面消毒等。
3.藏醫疫病預防手段
除基本的預防觀念外,藏醫學還從多方面總結了疫病的特殊預防方法,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
一是重視對周圍環境的治理,切斷傳播途徑。病毒可以通過空氣傳播,所以第一要凈化空氣,清潔環境,防止病毒的傳播,人員往來也是一個傳播本病的重要因素,在各種公共場所,人員集中的地方,點熏香,對高危人群佩帶“九味防瘟散”香囊,也可以集體用防治疫病的藏藥涂抹于九竅全身或口服。藏醫學認為寒性病由內部向外擴散,而熱病及溫疫病從外(六門)往里滲,故而必須堵住入病的關口。在藏區如果某地區發生疫情,人們就會在附近焚燒柏香,在疫區灑木料灰,人人佩戴藏藥香囊。若某人家中有病人,就會在門口插一根柏木枝,一為警示別人家有患者,請勿打擾;二是對出入人員有一定防病作用。若病人死后送葬前,家家戶戶門口用灰畫圈,防止疫氣傳入門口。同時還特別重視保護河流的清凈與通暢。
重視對禽畜流感的預防。傳統的藏區用于預防禽畜、人類傳染病的藥物分兩種劑型:一部分配制成一定濃度的水劑用來清潔環境,防止蔓延,灑于禽畜棚內外一日3次;一部分散劑隨量加入飼料中,這樣對控制疾病的進一步蔓延有一定的作用。另外對禽畜接觸人群、飼養員等要佩戴“九味防瘟散”或薰香等以凈化空氣,阻斷禽畜與人類流感傳播渠道。
二是控制疫源。《宇妥·元丹貢布傳》記載了一個發生于公元3世紀的一個藏王的女兒擔心疫病傳染,背其生疫病的母親離開家鄉的故事。這表明藏民對疫病早有明確認識,并采取了積極的隔離辦法防止疫病傳播。在《藏醫醫療寶藏》中說:“對患有疫病的患者臨死前,也要服用防治疫病的藥物,這樣可以防止疫病的傳播。”
三是自身保健。自身保健包括心身兩個方面。《四部醫典·后續部》強調疫病多來自氣候變化和飲食、起居不當,所以平日應按照《四部醫典·論述部》中對日常起居行為、季節性起居行為、臨時性起居行為、食物、食物禁忌、適量的飲食等內容注意自我保健。同時注意培養良好的心態,不要盲目焦慮和恐懼。《四部醫典·論述部·瘟疫癥時疫治法》明確指出:“四時虧盈、勞損、惡臭、忿怒、恐懼、愁苦等折磨,飲食失調,變生疫癘。”由此可見,保持心理健康亦是防治疫病的重要手段。
飲食方面,食用營養較豐富而易于消化的食物,保持胃火的正常功能,進行良好的新陳代謝是保健的基本方法。為了胃腸道的功能正常,定期服用“仁青常覺”、“仁青芒覺”、“潔白丸”等,珍寶類藥具有有病治病、無病保健的雙重作用,但像珍寶類藥不需天天服用,每周服1粒即可。平時多服用“潔白丸”之類的腸胃藥即可,此時不宜服用治療溫疫的藥,因為此類藥一般為寒性的清熱解毒類藥,長期服用對胃火有損害作用。
“年日木”(甲感)藏醫藥推薦防治方案
1.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采用藏醫傳統的薰藥方法,改善居室、辦公和公共場所的空氣質量,達到預防和減少傳染的效果。
在衛生部公布的診斷方案基礎上,根據藏醫理論,制定出藏醫診斷標準。配合疾控部門,對于疑似或確診患者、接觸人群進行隔離,切斷傳染途徑。
做好醫務人員自身的防護,對藏醫人員進行藏醫防治方案的培訓,使藏醫院成為宣傳和貫徹方案的主力。
推廣使用藏藥香薰、香囊,改善環境、提高機體防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