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亞威 江蘇省新沂市中醫院
喬某,女,1歲,2011年8月15日初診?;純焊篂a5天,一日4~5次,大便酸臭如敗卵。夾有奶瓣,含少量黏液,神疲,伴嘔吐,食欲不振,哺乳后即瀉。筆者采用“高氏揉捏法”治療一次瀉止,鞏固3次而愈。具體操作如下:
揉腹:患兒仰臥。醫者中指放于神闕,天樞穴,食指放于中脘穴,力度以皮膚凹陷3~5毫米為宜,順時針方向揉腹5~6分鐘。
揉足三里:患兒仰臥,下肢微屈。醫者以兩拇指指腹放于患兒兩側足三里穴,力度以皮膚凹陷2~3毫米為宜,左手逆時針、右手順時針方向旋揉2~3分鐘,頻率80~100次/分鐘。
揉背俞穴:患兒俯臥。醫者食指、中指、無名指并攏分別放于脾俞、胃俞、三焦俞,力度以皮膚凹陷1~2毫米為宜,點揉2~3分鐘,先左側,后右側。
捏脊:患兒俯臥,醫者兩拇指橈側緣頂住患兒背部皮膚。其余四指放于拇指前方,十指同時用力提拿皮膚,沿兩側膀胱經,先從大杼穴開始向下至下髎穴重復捏提6~9遍,再從下髎穴向上至大杼穴重復捏提3~6遍,結束治療。每日一次,4次為一療程。
小兒傷食瀉,中醫學認為與飲食不潔、過食生冷、暴飲暴食、饑飽失常及外感邪氣等因素關系密切。小兒臟腑嬌嫩,脾胃虛弱,運化乏力,胃失受納,脾不升清,水谷難以腐熟,精微不能四布,完谷水濕并走大腸而致泄瀉。
“高氏揉捏法”是河南中醫院第一附屬醫院高清順主任醫師經多年臨床觀察,總結出的簡便、高效、切實可行的一套手法。筆者驗證臨床多年,屢用屢效。“高氏揉捏法”能使脾胃等消化器官的興奮性提高,增強消化吸收功能。另外,根據俞募穴理論“五臟有疾取其俞”,故取脾俞、胃俞、三焦俞;“六腑有疾取其募”,故取中脘。且四穴均有健脾和胃、消積導滯之功?,F代醫學發現,此四穴皮膚肌肉下面的節段性神經分布屬8~12胸髓,和胃的支配神經節段是重疊的,因此揉此四穴可通過植物神經系統的交感副交感神經調節胃腸功能活動,從而起到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