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談要注意意守和禁忌問題。所謂意守,是指在言談時要集中思想,以意念領聲。孫思邈在《千金翼方·道林養性》中說:“慎言語,凡言語讀誦,常想聲在氣海中。”氣海,有上、下之分。上氣海指胸中兩乳間的膻中部位;下氣海指臍下丹田部位。“想聲在氣海中”,這種方法類似氣功的意守法,能防止神氣耗散,使言談不至于傷身。
關于言談的禁忌,《論語·鄉黨》說:“食不言,寢不語。”《千金翼方·道林養性》中說:“不得寢臥多言笑,言則五臟如鐘磬,不懸則不可發聲;行不得語,行語則令人失氣。”“勿能冷開口大語為佳。”可見,古人強調寢臥、飲食、行走和遇冷時,不得言談或大聲言談,因為這會影響睡眠、五臟功能、食欲和消化功能,過多耗散精力,損傷肺氣,故均在所忌之列。
古代中醫養生家倡導言談有節,注意禁忌等,是頗有道理的。
總結:多多交流,多多嘮嗑也可以養生,我想大家都沒有想到吧。其實細節也可以養生。嘮嗑可以抒發老人心中的不悅與郁結,這樣有利益健康的身心,有益于養生。(文章原載于《養生保健指南》,作者:趙曉軍,刊期:2012.08,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