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血液中維生素D水平高。科羅拉多州大學丹佛醫學院外科助理教授阿迪特·金德博士表示,每毫升血液中的維生素D含量應至少保持在30微克以上。維生素D不僅可以減少骨質疏松癥,也可以降低患癌癥、心臟病以及傳染病的風險。
9.性格開朗。瑞典一項新研究表明,性格開朗的人患癡呆癥的概率低50%左右,還不易受外界壓力影響。這與他們大腦中的皮質醇水平偏低有關。有多項措施可以降低皮質醇水平,比如常冥想、喝紅茶、睡午覺等養生做法。
10.每天跑步40分鐘。美國加州科學家在對跑步者和不跑步者進行長達21年的跟蹤調查后,得出結論:中年人每天跑步40分鐘壽命更長,認知功能也更強。
二、十個好習慣養成長壽體質
1.倒著看書。美國老齡化專家馬里奧斯·基里亞齊斯博士認為:閱讀時把書本倒著放能刺激大腦,促進新細胞生成。換左手寫字、聽不熟悉的音樂也有類似的效果。
2.不碰公廁門把手。公廁的門把手是細菌和病毒的溫床,增加患病幾率,英國阿伯丁大學細菌學榮譽教授休·彭寧頓建議:開公廁門時好用指尖碰門把手的下端,或用紙巾包住手。
3.常吃香蕉。香蕉含豐富的鉀,有降血壓、防中風、防心臟病的效果,還有助于抵消飲食中過量鹽分對身體的損害。專家建議,要想達到降血壓的效果,每天需要攝入4.7克鉀,正好是一根香蕉的含鉀量。
4.練習深蹲。運動生理學家認為,深蹲能讓全身肌肉群都得到鍛煉,多練習深蹲是預防摔倒的佳運動。
5.每天喝茶。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學者認為,茶葉中含有的抗氧化劑有助于保護血管。
6.生病時喝酸奶。生病時,體內菌群會失調,增加感染幾率,如果多喝酸奶,其中的益生菌不僅能保持腸胃健康,還能增強免疫力。
7.每天用牙線。口腔健康狀況差會減壽6.4年,并為心臟病埋下隱患。而每天用牙線清理牙齒有預防糖尿病和認知障礙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