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患上風寒感冒,可以先采用姜片紅糖水治療,如果無效可考慮按摩、針灸、理療等方法,后再采用藥物治療。
市場上大多數治療感冒的藥物都含有麻黃堿,高血壓患者服用后會引起血壓波動。第二,先外用后內服。如有皮膚病、牙齦炎、扭傷等可以先用外敷藥解毒消腫。第三,對于需要長期服用的藥品盡量選擇長效制劑,即每天服用一次的藥品,這樣可以減少多次服用增加的藥物間相互作用的風險。第四,對于長期服藥的患者,好固定一位醫師治療,盡量避免同時使用不同醫師開出的不同處方藥。
學會間隔用藥
在用藥前要仔細閱讀說明書,或取藥時仔細聆聽藥師的用藥交代,通過餐前餐后間隔用藥、中西藥間隔半小時的辦法,既可增強藥物的有效性,又可以減少藥物的相互作用。許多藥物與時辰節律變化有關,應針對病情選擇佳給藥時間,大限度地發揮藥物的作用,盡可能降低毒副作用。
例如氫氯噻嗪宜在早7時服用,此時不良反應少;呋塞米應于10時服用,作用強;地高辛在8~10時服用,血藥濃度低,但生物利用度和效應大,若下午2~4時給藥,血藥濃度高而生物利用度低。在氣壓低時,人體對強心苷的敏感性顯著增強,這種情況下用藥劑量應減少,否則容易發生中毒。
總結:老年人如果實在是沒辦法減少用藥的品種,那么就請學會間隔用藥,這樣可以減少對身體的傷害,充分發揮藥效。(文章原載于《益壽文摘》,刊期:2012.06,作者:郭慶東,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