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骨質疏松的防治作用太極拳要求以腰為主宰,全身節節貫穿,一動無有不動,對骨骼、肌肉和關節具有較好的鍛煉效果。老年男性、女性太極拳練習組身體各部位骨密度高于普通組,但是太極拳練習超過5年,鍛煉年限與各部位骨密度無明顯關系。說明太極拳練習可以有效地增高老年人的骨密度,但是太極拳練習對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的預防作用比較有限。通過同位素及生理生化的方法,連續3年追蹤從事太極拳運動老人的骨健康狀況,發現長期從事太極拳運動,可對骨骼肌肉運動系統形成良性刺激,能有效地減少體內骨礦物質的自然流失,使骨密度保持穩定,并有效調節骨鈣-血鈣之間的動態平衡[3]。
延緩衰老的作用對86例長期參加太極拳運動及92例平時不參加運動鍛煉的健康男性老年人進行體能測查(EPESE)及RBC-SOD、LPO的檢測。結果發現,長期進行太極拳鍛煉的老年人與不運動者相比,體能明顯增強,RBC-SOD活性增高,LPO濃度降低,并隨年齡的增加更趨明顯,表明太極拳運動可提高老年人體能,增進老年人整體健康。
對老年人常見慢性病的影響太極拳動作柔緩、均勻、連貫渾圓,其運動具有調理臟腑、疏通經絡、補益氣血、養筋骨、利關節等作用,非常適合體弱者和老年人練習。
對長期堅持太極運動的老年人進行的調查資料顯示,運動組常見病(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癥、腦梗塞、糖尿病、脂肪肝、肥胖癥等疾病)患病率明顯低于對照組[4]。
太極拳有氧健身鍛煉可改善機體平衡功能,增強握力和短時記憶力,對老年人心腦血管慢性疾病患者和治療是有益的。太極拳練習的強度、活動量適合于老年腦力勞動者,特別是老年心腦血管慢性疾病患者。吳小平對32例慢性病者練拳前后心血管功能各項指標做了自身對比觀察,發現太極拳運動對慢性病者心血管功能起到了明顯的調控作用[5]。太極拳運動對成年人的心肺功能、腰脊活動度確實具有良好的效應,不僅有助于增強體質,保持和提高工作能力,而且對于防治某些慢性病,促進身體健康,也有積極意義。
王敬浩等研究發現,長期太極拳鍛煉在維持糖尿病患者正常的胰島素分泌水平的基礎上,能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增強胰島素受體活性。這可能是太極拳運動對Ⅱ型糖尿病產生療效的機制之一。此外,王敬浩等通過對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漿神經肽Y水平的對比研究后,認為太極拳運動改善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代謝紊亂的機制與其對機體神經內分泌系統的調節密切相關[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