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都市白領頂著光鮮亮麗的外表,其實身體健康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他們的生活與工作,白領的壓力是在很多行業里大的,體力活動又非常的少,導致身體各項機能普片下降,如何改變現狀呢?
周立波發了一條微博:“不要吝嗇用于鍛煉的時間與金錢,那不是你的!是醫院的!人的一生總有一大筆開支和時間,不是用在醫院,就是用在健身。好好鍛煉,好好戶外!這是在搶醫院的錢,而且絕不違法!”
這條微博立即引起了眾多網民的共鳴。不過,從國民體質監測部門發布的調查數據卻顯示,我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口的年齡分布仍呈“啞鈴狀”,通過健身去“搶醫院錢”的白領比例非常低。
多“宅”少動,普遍透支健康
從大學畢業到現在,32歲的薛衛已經工作10年。上大學時,薛衛是羽毛球愛好者,畢業后,在軟件公司上班的他打球機會越來越少,他甚至記不起上次打球到底是多少年前了。這10年間,薛衛由普通員工成為部門經理,收入翻了幾番,同時增長的還有他的體重——1米70的薛衛由畢業時的120斤長到現在的165斤。上個月體檢時,醫生警告他,“三高”癥狀已經出現。
像薛衛這樣缺乏體育鍛煉而出現身體素質下降的都市白領并非個案。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口,是我國衡量國民健康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包含三個衡量標準,即每周鍛煉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和中等強度鍛煉。
省國民體育監測中心數據顯示,目前我省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口比例為30%,除去其中的學生后,只剩10%左右,而在這10%的人群中,絕大多數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近幾年,省體育科學研究所對我省不同人群體力活動狀況的調查顯示,都市白領體力活動水平高的人只占比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