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現在多數疾病,都是通過嘴巴傳進身體的。食物的不衛生,細菌等都在侵害我們的身體。下面就來看看專家詳解11種致癌食物吧。
舌尖上的癌癥:腫瘤專家詳解11種致癌食物
“吃什么食物能致癌”,“什么食物能防癌”,一直是備受大家關注的話題。近日,網絡上一張“舌尖上的癌癥”圖譜迅速走紅,短短幾天內就被轉發上千次。不僅普通老百姓關心,許多與健康有關的專業人士也紛紛轉發,更有多家媒體對此做出報道。這張圖譜的全名是《舌尖上的癌癥:那些增加或降低腫瘤風險的食物》,一共列舉了近20種食物和15種癌癥的關系,分別用紅色、黃色和藍色顯示食物增加或降低某種癌癥風險的可能性。圖譜上說得到底有沒有道理,哪些可以讓我們在生活中提高警惕?記者拿著這張圖譜走訪了多位腫瘤專家。
酒精:5張紅牌1張黃牌,已確證可增加口腔癌、食管癌、結直腸癌、絕經前乳腺癌、絕經后乳腺癌的風險,可能增加肝癌的風險。
專家態度:有可能。為什么酒精會導致如此之多的癌癥?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肝膽外科主任郝純毅告訴記者,其實國外有研究發現,酒精就像致癌物的“催化劑”,它不會直接導致癌癥,但能促使致癌物癌變,還能抑制人體免疫系統功能。此外,酒精的強刺激性很容易對人的消化系統造成創傷,讓身體出現慢性炎癥反應。美國丹佛癌癥檢測中心就曾提醒大家,每天喝3次酒會增加口腔癌的風險。而醫生在臨床中也發現,大量飲酒的人容易患上食道癌。
黃曲霉素:1張紅牌,已確證增加肝癌的風險。
專家態度:正確。黃曲霉素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劇毒物氰化鉀的10倍。它容易在花生、玉米、堅果上滋生,一般的水洗、烹調難以去除。郝純毅解釋,黃曲霉素主要與人體中蛋白質和DNA結合,所以對每一個器官都有可能造成危害。由于毒素容易在肝臟內積累,因此對肝臟的毒害大,只需要1毫克/千克的劑量,便可誘發肝癌。但在干燥的環境中,黃曲霉菌不容易生長。所以他建議大家,平時存放糧油和其他食品必須保持低溫、通風、干燥、避免陽光直射,盡可能不囤積食品,不吃剩菜剩飯、霉壞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