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病可以冬病夏治?
說起冬病夏治,多數人的印象僅限于“敷貼”之類。其實,冬病夏治的范圍和療法并非狹隘單一。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的幾位專家認為,有不少疾病可以通過“夏治”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呼吸系統疾病
用中藥敷貼治療慢性咳嗽等呼吸系統疾病,是為人熟知的“冬病夏治”之法。
敷貼治療是中醫常用的“內病外治”法,除了能治療慢性咳嗽、哮喘、急慢性支氣管炎、咽炎、體質虛弱者反復呼吸道感染外,對過敏性鼻炎、鼻竇炎、慢性咽喉炎、扁桃體炎等也有很好的療效。
敷貼的時間一般在三伏天(7、8月中旬)開始,需經6至12次治療,連續三年為一療程。常見的是選用一些辛香、逐痰、溫陽、驅寒的復方中藥,通過滲透皮膚,起到疏通經絡、調節臟腑、調整機體和外界環境的平衡,從而達到內病外治的目的。
接受敷貼治療的患者,需要在飲食、生活上注意:
1、敷貼后好不要進空調房并避免電扇直吹,因為毛孔遇冷會收縮,影響藥物的吸收;
2、敷貼的當天不宜吃冷飲以及冰鎮食品;
3、敷貼治療期間要少吃“發物”,如辛辣食品、海鮮及生冷食物;保證充足的睡眠,以提高經絡穴位對藥物刺激的識別,引導藥效直達病灶。
此外,適度的鍛煉能增加神經肌肉的協調性,出汗還有利于帶動體內滯留的寒氣散發出體表,增強體質,但出汗也不宜過多。
骨關節疾病
每到夏季,因吹空調冷氣過度而導致關節病發作,尤其是頸椎病、肩周炎加重的例子不在少數。這些原本常在寒冷季節發作的疾病,如今因為空調的普及也在夏季頻發。
采用溫灸手法刺激相應的穴位,同時配合一些通經活絡、行氣活血、祛風除濕的藥物加以治療,能解除或減輕肩關節的疼痛、麻木、酸脹等癥狀。
由于對空調、電扇、冰箱的過度依賴,如今由風寒濕引發的骨關節炎較過去明顯增多。在夏季打伏針以溫通經脈、祛寒止痛,是中醫古有的傳統,骨關節炎患者很適合在這個時候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