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美國市場上首先出現了指甲油,接著又大批生產唇膏。自1920年,好萊塢開創電影時代,片廠化妝師也塑造出不少西方女子刻意模仿的影壇美女形象。到現代,人們的審美觀發生了深刻變革,皮膚白皙嫩滑不再是人們崇尚的唯一標準,代表健美的古銅色也曾風行一時,被人們奉為時尚。另外,男子們也開始注重自身形象,這一方面是由于社會意識所發生的變化,另一方面則是化妝品生產商對這一巨大市場爭奪的結果。
至于早的整形外科則出現在印度,約活動于公元前 5 世紀印度外科的鼻祖妙聞(Sùsruta,音譯名是蘇斯拉他)在他堪稱外科學百科全書的著作《妙聞集》中記載了鼻成形術:為了再造一個鼻子,要從患者的前額切下一塊葉形的皮膚,在鼻梁上要留下一根“葉柄”,然后將這塊皮膚表面朝外,向下翻轉,包住兩根充作鼻腔的人工導管——據記載通常是竹管,然后固定在面部。妙聞還記載了使已經徹底撕裂的耳垂得以恢復的過程,即從無耳垂者的面頰上切下一塊活肉,但是這塊活肉的一端應當附著在原來的位置(面頰)上,然后再用解剖刀在準備恢復耳垂的部位留上一些輕微的劃痕,而先前切下的肉也就應該貼在這個部位。這種手術到今天在原理上仍然沒有什么不同,只是使用的皮膚來自于耳朵的后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