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沖突性。網絡成癮行為會導致成癮者與周圍環境的沖突,比如家庭關系,朋友關系和工作關系的消退和惡化;與成癮者其他活動的沖突,比如學習,工作,社會活動和其他愛好等;成癮者自己的心理沖突性,內心對成癮行為的矛盾心態,意識到過度上網的危害又不愿舍棄上網帶來的各種精神滿足。
五是反復性。網絡成癮行為與物質成癮一樣,經過一段時間的控制和戒除之后,成癮行為會反復發作,并且表現出更為強烈的復發傾向。
六是損害性。網絡成癮行為對成癮者的身心健康具有損害性,患者不僅身體健康受到影響,而且可出現注意力不能集中和持久,記憶力減退,對其他活動缺乏興趣,為人冷漠,缺乏時間感,情緒低落,消極悲觀,孤獨退縮,喪失自尊和自信,失去朋友等。
七是逃避性。網絡成癮者多在現實生活中有孤僻、自卑等極端性格,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極不合群,為逃避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和挫折,只能在網絡中談心、宣泄自己的情緒,長此以往網友成為自己心靈的寄托。有研究人員對1.7萬名上網者進行調查,10%的人表示,如果一段時間不能上網,就會感到空虛,無所事事;高達30%的人承認,上網已經成為自己逃避現實、尋求解脫的重要手段。
八是滿足性。上網能夠滿足成癮者對于自由的完美體驗。眾所周知,青少年是網絡成癮的高發年齡,與青少年時期自我意識的飛速發展有關,讓青少年覺得自己應該像一個成人一樣自己作主,去體驗更多的自由。但在現實中,他們是不自由的,或者說只有很少自由。在學校里,各種校紀校規將他們管得嚴嚴實實,除了學習,其他事情都是異端,不能越雷池半步;在家里,父母作主,學習的好壞是唯一的獎懲標準。在學校和家里都沒有發言權,怎么辦?去網上,在網上“我的地盤我作主”。網絡的匿名性使青少年在網上享有無限的自由。
總結:網絡是服務于人們的特殊媒介,但是我們不應該過度上網,相信看了這篇文章后也知道了長時間上網的危害了,希望各位讀者“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