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局部藥物治療
根據皮損形態特點,選用適當的劑型和藥物。急性期,紅腫明顯,滲出多時,可選擇溶液作冷濕敷,滲出減少,呈水皰和糜爛時,可用氧化鋅油,或用皮質類固醇霜劑;亞急性期,呈紅斑和丘疹時可選用洗劑、乳劑、糊劑;慢性期可選用軟膏、硬膏、涂膜劑。
糖皮質激素外用制劑 :該類制劑具有抗炎、抗過敏、止癢特性。應根據患者年齡、皮損部位及程度選擇不同強度的糖皮質激素。強效如新適確得軟膏、中效如芙美松、艾洛松、澳能軟膏。嬰幼兒宜選用中、弱效,成人多使用中、強效。對于眼瞼、面部和皮膚皺褶部位宜選擇較弱效的糖皮質激素。
免疫抑制劑:用于對糖皮質激素或其他療法反應不佳或不適宜應用糖皮質激素的2歲以上濕疹患者,常用的有他克莫司、吡美莫司軟膏等。
中藥制劑:除濕止癢軟膏、羌月軟膏、鈹寶軟膏、舒膚特擦劑、冰黃膚樂軟膏等可選用。
止癢劑:5%多塞平霜、辣椒辣素、艾迪特軟膏等外用均有減輕瘙癢作用。
抗生素制劑 :由于細菌或真菌可通過產生超抗原的作用,誘發或加重皮炎或濕疹,在外用糖皮質激素的同時加用可有利于加快控制炎癥。如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等。
其他:有些大醫院的自配藥如復方鋅糊、硼酸溶液等。
4.其它療法
對于頑固限局肥厚性損害可用糖皮質激素局部注射,中波紫外線 (UVAB)、長波紫外線 (UVA)、淺層X線照射和放射性同位素貼敷。中醫中藥及針灸有輔助療效。
通過上述干預治療措施,一般能夠控制其癥狀,延長緩解期,減少合并癥,提高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