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茶杯
一般容積較大的杯子,日常杯泡飲用比較方便,可以直接當作泡茶、盛茶、品茶的用具,如玻璃杯、瓷杯、紫砂杯、陶杯等。
茶杯以瓷質或玻璃質的為佳,應選擇保溫性好的杯子。瓷質的茶杯,其保溫和耐熱性高,沖調茶飲時,需要用濾網將茶葉濾去,裝盛芳香和口感適宜的茶液。玻璃質的茶杯,耐熱和觀賞性較高,故適合沖泡綠茶。茶葉杯泡適合工作一族使用,但作為品茶器具卻是宜大不宜小。
在茶杯的選擇上有四字快:小、淺、薄、白。小則一啜而盡,淺則水不留底,色白如玉以襯托茶的顔色,質薄如紙以使其能起香。潮州茶客常以白地藍花、底平口闊、杯底書“若琛珍藏”的“若琛杯”為珍貴。江西景德鎮和潮州楓溪出品的白瓷小杯,是杯中佳品。
飲普洱茶使用的茶杯較飲烏龍茶使用的杯子為大。通常以大口、厚壁、淺杯的瓷器、玻璃或紫砂為佳。大寬口淺底杯利于散熱,厚實的杯劈頭則能吸熱維持茶湯溫度。
茶杯還可細分為品茗杯與聞香杯也稱“聞品對杯”,品茗杯用來品嘗茶湯,款式很多,應為半個乒乓球大小的半圓形。聞香杯用于嗅聞杯底留香,多數聞香杯為瓷質,也有少量內施白釉的紫砂杯。沖泡**高香多用,與飲杯配套,質地相同,加一茶托則為一套聞香組杯。一般成套茶具中,有時只有品茗杯,沒有配套的聞香杯,家庭日常使用中也少見。
四 公道杯
也稱為茶盅、茶海,是儲存茶湯的容器。用來盛放、均勻泡好的茶湯,使茶湯濃淡一致。由茶壺直接傾倒茶湯會由于出水先后的差別,導致茶湯濃度不同,而先將茶水傾倒在公道杯中,混合后的茶湯濃度均勻,這就是“公道”意思。
而且泡茶時,將泡好的茶湯倒入公道杯內,隨時分飲。可以避免茶葉長時間燜在壺內,茶湯太苦太濃。
公道杯是20世紀70年代開始使用的茶具,其容積要大于配套的壺或蓋碗,常用的有瓷器、紫砂、玻璃等,外觀上分為無把柄和有把柄二種,出有內置過濾網的。
特別是沖泡烏龍茶的時間非常講究,就是幾秒十幾秒差,也會使得茶湯質量大大改變。所以即使是將茶湯從壺中倒出的短短的十幾秒時間,開始出來以及后出來的茶湯濃淡非常不同。為避免濃淡不均,先把茶湯全部倒至茶海中,然后再分至杯中,同時可沉淀茶渣、茶末。現在也常用不銹鋼的濾網,置于茶海之上,令茶湯由濾網流入茶海,以濾去茶渣渣。
結語:要說源遠流長的文化,莫過于茶文化了,就是到了現在,愛茶之人依然數不勝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