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擰捏”脊背調腸理胃
當寶寶不吃飯、消化不良、易感冒,中醫會以“擰捏”脊背的養生之法治療寶寶,這種方法稱為捏脊或捏積。其實,捏脊不僅可用于兒童,而且也可用于成人。捏脊能很好地調節臟腑的生理功能,特別是對胃腸功能有很好的調節作用。捏脊能調理胃腸蠕動,促進消化吸收,提高人體抵抗力的作用,并對失眠有一定效果。
簡單地說,捏脊是用雙手拇指指腹和食指中節,靠拇指的側面在人體背部皮膚表面循序捏拿捻動的一種中醫治病的方法。在中醫理論中,人體背部的正中為督脈,督脈的兩側均為足太陽膀胱經的循行路線。督脈和膀胱經是人體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線。通過捏脊療法,可以疏通經絡,達到調整臟腑的作用。
捏脊的具體方法
捏脊方向為自下而上,從臀裂至頸部大椎穴。一般捏3~5遍,以皮膚微微發紅為度。在捏后一遍時,常常捏三下,向上提一次,稱為“捏三提一”。
捏法分三指捏法和二指捏法,具體操作如下:
1、三指捏法:兩手腕關節略背伸,拇指橫抵于皮膚,食中兩指置于拇指前方的皮膚處,以三指捏拿肌膚,兩手邊捏邊交替前進。
2、二指捏法:兩手腕關節略尺偏,食指中節橈側橫抵于皮膚,拇指置于食指前方的皮膚處,以拇指、食指捏拿皮膚,邊捏邊交替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