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后古典時期
由“瑜伽經”以后,為后古典瑜伽。主要包括了“瑜伽奧義書”,密教和訶陀瑜伽。“瑜伽奧義書”有二十一部,在這些“奧義書”中,純粹認知,推理甚至冥想都不是達到解脫的唯一方法,它們都有必要通過苦行的修練技術所導致的生理轉化和精神體會,才能達到梵我合一的境地。因此,產生出了節食、禁欲,體位法,七輪等,加上咒語、手英身英尚師之結合,是后古典時期瑜伽的精華。
19世紀的“克須那摩卻那”是現代瑜伽之父。其后的“愛恩加”和“第斯克佳”是圣王瑜伽的領導者。另外印度錫克族的“拙火瑜伽”和“濕婆阿蘭達”瑜伽也是二個重要的瑜伽派別。一個練氣一個練心。
四、瑜伽的現代發展
瑜伽發展到了今天,已經成為世界廣泛傳播的一項身心鍛煉修習法。從印度傳至歐美、亞太、非洲等等,因為它對心理的減壓以及對生理的保健等明顯作用而備受推崇。同時不斷演變出了各種各式的瑜伽分支方法,比如熱瑜伽、哈他瑜伽、高溫瑜伽、養生瑜伽等等,以及一些瑜伽管理科學。在現代,也產生了一些在全球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瑜伽大師 ,例如室利·阿羅頻多、辨喜、艾揚格、斯瓦米·蘭德福、張蕙蘭、韓俊等等。不可否認,悠久的瑜伽將會更加受到各界人士的喜愛。由斯瓦米·蘭德福擔任首席大師的印度帕坦伽利瑜伽學院有限公司是當今世界上歷史傳承悠久、的瑜伽學院和瑜伽教練資質等級評定認證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