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不允許隨便破腹產
近年來,在中國選擇剖腹產的孕婦有上升趨勢,但在新西蘭,產婦的這種選擇權完全被“剝奪”了。他們的理念是,分娩是個生理過程,是人類自然的生產方式。
在新西蘭,準媽媽和準爸爸都會接受助產士的產前指導課,助產士會明確告訴他們,自然分娩對媽媽和寶寶都好處多多。如媽媽出血少、產后子宮恢復快,下奶也快。寶寶能從母體獲得一種免疫球蛋白,增強免疫能力。因此,除非產婦的身體情況不允許,醫院一律不贊成剖腹產。
記者采訪一名助產士凱西時,她說,我們實施剖腹產的情況通常有兩種。一種是約定剖腹,產婦過了預產期10天以上或者發現胎位不正、胎盤、胎兒有異常。前些天有個孕婦懷孕35周時感覺胎兒不太動了,檢查發現寶寶心跳很不規律,醫院馬上給她進行了剖腹產。
另一種是臨時剖腹,就是在分娩過程中,胎兒或產婦出現異常。記者有個同事個子較矮,但胎兒較大,預產期過了10天后被安排到醫院去催生,疼了十幾個小時還是沒分娩,產婦開始發燒,羊水變得渾濁,醫生決定立即剖腹產。記者還有個朋友也是接受臨時剖腹分娩的,懷孕36周時,她去醫院做常規檢查發現血壓高達190毫米汞柱,于是醫院要求她立即剖腹分娩。
凱西對記者說,不少新移民孕婦要求剖腹產,多數只是因為害怕。這時,她會鼓勵她們輕松面對這個自然生理過程,再告訴她們在新西蘭只有醫生有權決定孕婦是否可以剖腹分娩,孕婦不能自己選擇生產方式。
在新西蘭,醫務人員對孕婦從懷孕到分娩、產后都給予全程指導。生產過程中,助產士一直陪伴并不停詢問產婦的感覺,適時給予引導,柔聲細語地鼓勵。當產婦疼痛難忍時,會讓她吸入“笑氣”(一種使人肌肉放松的氣體)、打止痛藥或腰麻來減輕痛苦。醫院對產婦入院生產時間也有嚴格要求,要等有規律的宮縮10分鐘3次、一次持續1分鐘以上才行,否則就算送到醫院也不會收。因為提前住院,會占用醫務人員的時間和醫院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