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為了保證高效率所以我們長時間處于一種精神高度緊張,匆忙的狀態。這樣會使人們效率低下,工作中易出差錯,心情不悅,身體不佳。醫院診所人滿為患,人們患有因壓力所致的各種疾病,如失眠、偏頭痛、高血壓、哮喘、腸胃病等。日語中有一個詞是“過勞死”,意思是因工作勞累過度致死。
看到這里你一定會感嘆我怎么如此悲慘,每天辛苦地工作,可是終卻丟失了自己還賠上了健康。其實早在19世紀就有人以我們所熟悉的方式抵制加速的壓力。都市一族到鄉村尋求避難和恢復,畫家詩人及作家尋找保存在機器時代的緩慢的美學。現在也有很多人在倡導“慢速運動”,所謂的“慢速運動”并沒有很深奧很復雜,我們也可以參與進來。
下班后不要順手打開電視、電腦,讓我們翻開那些躺在書架上已經有了年頭的書籍,抵制現代人讀書從頭至尾快速翻閱的沖動,細細品味書中的幽默和即興發揮的描寫,然后花同樣長的時間將讀后感寫入日記,這樣你才算是真正讀完一本書。波蘭裔美國作家塞西莉亞·霍華德把閱讀和鍛煉畫等號,她說道:“我的座右銘是,任何真正值得閱讀的作品都值得細細品味。把它想象為超慢練習的精神等價物,如果你真的想擁有強健的肌肉,就要把運動節奏放得盡可能的緩慢;如果你想奮力鍛煉,就要慢一點,幾乎要停下來一樣。”
除了閱讀之外園藝也是個放慢生活腳步的不錯的選擇。每當除草或修剪的時候,人的頭腦反應會變得敏捷,有創意的想法也會隨之產生,之后做事會感覺到更心平氣和、精力集中。現在的我們每天都要承受巨大的壓力及高強度的工作任務,所以我們比以往更需要像閱讀和園藝這樣節奏緩慢的消遣。
我們甚至可以從更小的事開始做起,拒絕超市冰柜里的速凍食品,回家后拿起食譜開發一道新菜與家人一起分享。飯后放些舒緩的音樂關掉臥室的主燈,靜靜地望著窗外閃爍的霓虹燈。沖一壺熱茶同家人聊聊天,或是一起翻翻舊照片。
其實生活的一切你都可以掌握,正如慢餐運動的創始者卡羅·貝特里尼說道:“如果你總是慢,你就很傻——那根本不是我們的宗旨所在。放緩節奏意味著控制著自己的生活,你決定自己在任何情形下的節奏。如果今天我想快,就快;如果明天想慢,就慢。我們力爭的是決定自己工作生活節奏的權力。”讓我們一起放慢生活的腳步去享受美好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