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姿有講究
除了寢臥的方向外,臥姿也是影響睡眠的重要方面.、常見的睡姿有右側臥位、左側臥位、俯臥位、仰臥位等等,什么樣的姿勢才是有利于睡眠的呢?一般來說,側臥位是常見,右側為佳,也是古今醫(yī)家都推崇備至的一種臥姿。孔子在《論語》中說“寢不尸”,就是反對仰臥,“睡不厭臥,覺不厭伸”,意思指睡眠以側曲為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臥如弓”。《釋氏戒律》也說“臥為右側”,并稱右側臥位為“吉祥睡”,臥佛的造型都是取這種臥姿。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右側臥的優(yōu)點是在于使心臟在胸腔中受壓小,利于減輕心臟負荷,使心輸出量增多,另外,右側臥時肝臟處于低位,肝藏血多,加強了對食物的消化和營養(yǎng)物質的代謝.右側臥時,胃及十二指腸的出口均在下方,利于胃腸內容物的排空。
對于孕婦來說就不應該采取右側臥位了,尤其是進入中、晚妊娠的婦女,此時的孕婦大約有80%子宮右旋傾斜,使右側輸卵管受壓,易產生尿潴留傾向,長期可致右側腎盂腎炎。右側臥還可壓迫腹部下腔靜脈,影響血液回流,不利于胎兒發(fā)育和分娩。因此孕婦應該采取左側位入睡,左側臥利于胎兒的生長,可以大大減少妊娠并發(fā)癥。
嬰兒由于自主能力差,不能自主翻身,顱骨軟嫩,長期保持一個姿勢不變,容易使顱骨變形,顱腦發(fā)育不對稱。因此嬰兒睡眠時應該在大人的幫助下,經常的變換體位,每隔1—2小時翻一次身。
對于老年人來說,右側臥位也是佳的睡姿。對于心衰病人及咳喘發(fā)作病人宜取半臥位或半坐位,同時將枕與后背墊高。對于肺病造成的胸腔積液患者,宜取患側臥位,使胸水位置低,不妨礙健側肺的呼吸功能。對于有瘀血癥狀的心臟病人如肺心病人等,一般不宜取左側臥或俯臥,以防心臟負荷過大。另外,睡覺時不宜把脾墊得太高,避免得腎臟疾病。如《千金要方》中又論述:“凡人眠勿腳懸踏高處,久成腎水。”
有學者做過觀察,人在熟睡的過程中,睡姿每隔15—20分鐘就會孌動一次,整個睡眠過程體位變動可達20次以上。因此,在入睡時養(yǎng)成正確睡姿的良好習慣,對提高睡眠質量和健康是很有效的。
結語:正確的睡姿也是睡眠質量的一大保證。想要第二天起床后眼睛不難受,睡覺之前十分鐘就不要再用眼了哦!(文章原載于《自助養(yǎng)生》《養(yǎng)生月刊》,刊期:2012.06,作者:文伯,蘇秋,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三九養(yǎng)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