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餓就慌
預警信號:一餓就會心慌、頭暈、出冷汗,渾身沒勁,好像虛脫一樣。
專家提醒:建議做肝膽、腸胃、腎臟等檢查。
人覺得餓是因為體內的血糖濃度低了,于是肚子會“咕咕叫”,提醒要趕緊補充食物。如果不進食,體內就會促進肝糖元分解,補充血糖,這時就會覺得不那么餓了。
可有的人一餓了就感覺心慌難受,雖然仍是因為血糖低的原因,卻有可能是身體出現問題。
楊國華解釋,比如肝功能如果不正常,可能就無法正常分解肝糖元;也可能是消化系統問題,無法正常吸收營養,可做肝膽(查血)、腸胃(胃腸鏡)、腎臟(尿常規)等檢查。如全身乏力,也可能是糖尿病。
3、一喝就尿
預警信號:一喝水就上廁所,排尿次數明顯多于其他人。
專家提醒:如不是單純飲水量過多,宜多方排查,或去泌尿科就診。
喝水后要上廁所很正常,但有些人一喝水就要上廁所,來得很急。針對這種情況,劉榮福介紹,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單純飲水量過多,也可能是精神因素,只在白天或是晚上入睡前尿頻。可先自我調節,如喝水慢慢喝,少量多次。此外,糖尿病、前列腺疾病、腎臟疾病、尿路感染、功能性膀胱容量減少、尿崩癥等也都會出現這種情況,如果同時有尿痛、尿不盡等,應到泌尿科就診。
4、下雨就痛
預警信號:每逢陰雨天,就腰酸背痛,全身乏力。
專家提醒:可能是關節炎前兆,不及時治療或可引發心肌炎、腎炎等。
天要下雨,腰背就不舒服,關節也腫脹起來,等太陽出來,這些毛病也沒了,比“天氣預報”還準。
上海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醫師湯建平稱,除受涼外,要排查類風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炎、骨質疏松癥等。此類疾病如不及時治療,甚至引發心肌炎、腎炎。
生活中注意保暖,可買個濕度計,注意環境濕度不超過50%。若連續腰背酸痛,體乏無力,要到風濕免疫科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