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命多長 測DNA就知道
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10日報道,近英國科學家宣稱他們找到了一種預言人類壽命的辦法,研究人員指出每個人的壽命長度其實都“寫在 ”他們的DNA里,所以從出生那天開始就能被“讀”出來。目前該方法已經在鳥類中試驗,預計很快就可以應用于人類。
這項研究由格拉斯哥大學的科學家完成,他們表示,DNA中蘊藏了個人壽命長短的秘密,這全取決于染色體端粒的長度。據描述,染色體端粒的作用就像是鞋帶末端的塑料頭,能保護染色體免受磨損或拉傷等,但是從我們在母體中受孕成功它就開始縮短。科學家對端粒進行了廣泛研究,認為它們對人體衰老有著關鍵性的意義,簡單來說,就是端粒越長壽命越長。當它們變得太短的時候,功能就喪失了。DNA得不到保護就開始出現問題,人們的皮膚開始松弛,免疫系統效率也變低,人們開始患上糖尿病、心臟病等疾病。當然,以這種方法預測的壽命長短要排除因意外 、疾病或是生活方式等其他因素造成的死亡。吸煙、壓力等都會影響人們的健康和壽命,所以這里所說的壽命長度是自出生就注定的,而這種預言也是前所未有的新研究。
這項研究的帶頭人帕特·莫納漢教授表示,“研究結果還表明,每個人生命早期身體經歷的變化也是至關重要的。雖然我們還不清楚為什么端粒的長度會變化變異,但如果可以選擇,人們肯定是希望自己能一生下來就擁有更長的端粒。在不遠的將來,如果人們愿意,那他們可以在很小的時候就通過測試知道自己預期的壽命長度。但不管怎樣,我們都要記住,先天決定的壽命只是一方面,后天的生活方式同樣對壽命有著巨大的影響。”
在研究中,科學家選用澳大利亞常見的一種鳥類——斑胸草雀作為實驗對象,首次定期對它們一生中的端粒長度進行測量。研究人員從99只草雀體內提取了血細胞樣本,從它們25天大一直到死去。結果讓研究人員大吃一驚,他們發現端粒短的草雀真的傾向于早死去,有的在實驗開始后7個月就死了;而擁有長端粒的草雀則活到近9歲大。帕特教授解釋說,“這些鳥是死于自然原因,不受獵食者、疾病或意外死亡等因素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