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早餐是美味的谷類
主張者:美國馬里蘭州醫學研究院營養學家布魯斯·巴爾頓
目前主持馬里蘭州學生營養研究的巴爾頓說:“不吃早餐,實在是要不得的壞習慣。但是吃早餐有多種多樣,其實谷類早餐是佳選擇。”的確,吃過早餐,人體的新陳代謝重新開始;早餐該是每日重要的一餐。去年,巴爾頓的研究發現,吃谷類早餐的少女比不吃的苗條。他的另一項研究也指出,吃谷類的人,一天中較少吃高熱量的零食。
10、午飯后30分鐘飲黑咖啡
主張者:美國酒店協會副主席弗蘭茨·約瑟夫
約瑟夫認為:午飯后30分鐘至1小時內,品嘗一杯不加糖和伴侶的黑咖啡,不僅有助于消化,還能促進脂肪燃燒。約瑟夫說,黑咖啡是非常健康的飲料,熱量低,更有分解脂肪﹑利尿﹑抗衰老﹑促進心血管循環的作用,可以與水果和蔬菜媲美。不用擔心喝黑咖啡會讓皮膚變黑,相反,它還有美容的作用,經常飲用能使容光煥發﹑光彩照人。
11、飯后2小時飲酸奶
主張者:加利福尼亞大學營養學家巴拉克·胡賽因
“當你饑腸轆轆時,好別拿酸奶充饑。”胡賽因說,“因為空腹時人的胃液呈酸性,酸奶中的乳酸菌易被胃酸殺死,酸奶的保健作用就會減弱。”胡賽因指出,在飯后2小時左右,胃液被稀釋,胃內的酸堿度適合乳酸菌生長,此時喝酸奶效果好。尤其是晚飯后2小時更是佳選擇:從補鈣的角度來看,睡覺前飲用酸奶或牛奶,可補償夜間血鈣的低落狀態而保護骨骼。
12、飽一天餓一天
主張者:美國飲食與營養研究所查德·威爾遜博士
威爾遜博士指出,過去已有科學家發現,飽饑交替的飲食習慣,可以減少約三成的總體熱量吸收,并讓實驗中的老鼠更健康,更長壽。如今我們的新研究認為,這方法也可造福人類。威爾遜與他的同事研究發現,讓動物斷食一天,第二天再大吃特吃,不但可減輕體重,而且能夠改善高血壓和糖尿病的現象。這是很值得人類借用的健康飲食方式。
13、我提倡飯前散步
主張者:美國運動醫學教授凱利·鮑瑞爾
我們經常看到晚餐過后有許多人出門散步。但鮑瑞爾說,這是不科學的運動方法。鮑瑞爾
指出,在進餐后,血液主要供給消化系統,而此時如果動用了其他功能,消化系統就得不到足夠的血液來運作,胃的工作效率就會下降。
鮑瑞爾認為,如果你患有冠心病、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癥、糖尿病、胃下垂、慢性食道病以及做過胃手術,應當在飯前散步。因為餐后散步,有可能導致心絞痛,力口重頭暈、上腹飽脹不適、體位性低血壓、早搏、心動過速,以及陣發性房顫等病癥的出現。對于想減肥的朋友們來說,餐前散步更是個好選擇。此時胃中空虛,機體傾向于消耗自身的物質產能,散步易將脂肪“動員”出來化為熱量而消耗掉。故飯前1小時進行減肥鍛煉,如快速散步、慢跑等,持續30~45分鐘,能夠更有效地消耗掉脂肪,其效果較飯后運動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