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編者按:孕婦都會因為太關心肚子里的寶寶,而犯下許多誤區,這些都該及時的糾正過來。為了寶寶,你知道自己該怎么做嗎?如何做得更好呢?
準媽媽懷孕后誤區認知
誤區一:孕早期不必到醫院檢查
很多新晉準父母,常常不重視孕早期保健,妻子出現停經后,就自行到藥房買個驗尿棒,看看是懷孕了就行,一直等到16、17周才到醫院檢查。
正確觀點和做法:
孕早期(妊娠12周以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這時到醫院做檢查主要包括:
1. 經醫院檢測確實是懷孕了;
2. 測量基礎血壓,孕早期或者未孕時的血壓,對于妊娠中晚期的血壓升高程度的判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意義;
3. 測量基礎體重,醫生可以根據孕婦的基礎體重來進行營養指導,幫助孕婦在孕期控制好體重,使寶寶健康發育;
4. 必要的時候,進行B超檢查,排除宮外孕。一些女性停經后出現少量陰道流血,以為是先兆流產,盲目保胎,后出現宮外孕破裂、腹腔大出血等危及生命的癥狀。
5. 了解基礎疾病史,婦女在妊娠前已經患有的疾病,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肝炎等,均有可能影響孕期母胎安全,因此懷孕初期,應讓醫生充分了解孕婦的基礎病史,進行認真的評估,對妊娠做出合理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