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象七
腿痛:也許不是老寒腿而是動脈硬化
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經常會出現腿痛,且反復發作、久治不愈,每當陰天下雨或氣候轉涼時癥狀就加重,這就是我們俗稱的“老寒腿”。老寒腿主要的一個表現就是“間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路程后出現一側或雙側小腿肚疼痛,以致被迫停下來,休息片刻后,疼痛消失,還可繼續行走。
很多人認為人老了出現“老寒腿”是自然的,但其實“老寒腿”有時并非自然而為,而是下肢動脈硬化的先兆。下肢動脈硬化的早期癥狀也是腿腳發涼、間歇性跛行,故常被誤認為是“老寒腿”。
老寒腿是一種“環境病”,寒冷、潮濕環境下容易發作,以膝關節為主要發病部位,而下肢動脈硬化所致腿痛與外部環境關系不大,即使是炎熱的夏天也會出現下肢發涼和疼痛,且發病部位不局限于膝關節,整個下肢特別是小腿均可累及,以此可對老寒腿和動脈硬化做簡單鑒別。
下肢動脈硬化可怕的后果是粥樣斑塊脫落堵塞小血管,或因血液流動緩慢、血液黏稠度較高、血小板聚集、微小血栓形成等因素造成血管堵塞。下肢血管被栓塞,局部組織供血障礙可導致下肢缺血、壞死,甚至需要截肢。
因此,老年人在生活中首先要合理營養,減少脂肪和多余熱量的攝入,適當地多吃些大豆類和魚類。其次要堅持適宜的體育鍛煉,促進血液循環,維護血管功能。再次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些具有降低血脂、軟化血管的藥物等。
老年人出現腿痛時應首先警惕下肢動脈硬化,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