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購物更快樂
學者們發現,消費者會通過購買許多小樂子來代替一筆大的開銷,來應對享樂適應性。因此Lyubomirsky教授建議每周做一次按摩、訂購鮮花,或者給歐洲的朋友們打個電話,而不是買輛捷豹;休幾個三日周末,而不是長達兩周的假期。
“我們也會適應這些小事。”她說,“但是,積小成多,可以在很長的時間內感受到購物的快樂。”
比起如今可以通過信用卡和手機在任何時間買到想要的東西,消費者過去的購物體驗更能讓人感到快樂,WSLStrategicRetail的利爾曼(Liebmann)女士說。“你會為了買某樣東西攢錢,心存期盼。”她說。
換句話說,期待某樣東西并努力工作去獲得,會使它更顯珍貴和令人興奮。
事實上,學者發現期望會增加幸福感。想買一個iPad嗎?在把它買回家前,你可能會考慮很長時間。同樣,對一次到加勒比海的度假:如果你提前預定機票,將會比你拖到后一刻訂機票更快樂。
離開無休止的攀比循環
過去四年里,洛杉磯的電影制片人RokoBelic環游世界并制作了一部名為《幸福》的紀錄片。自從開始著手影片,他把家搬到Malibu海灘。
洛杉磯雖然挺好,但是他沒法兒去沖浪。
“我搬到一個活動房屋停放場。”Belic先生說,現在他每周都去沖浪三四次。“這確實使我更快樂。”他說,“我們以前被外界灌輸的那些可以讓我們快樂的事,比如每兩年買一輛新車或者買新的時裝,其實并不能讓我們感到開心。”
Belic說,他的紀錄片表明:“每個快樂者的唯一共同點是擁有牢固的人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