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異常冷是疾病信號
有的人即使在氣溫并不太低,鞋的保暖作用也很好的情況下,仍經常感到下肢寒冷、麻木,共至在夏季也不例外。專家提醒,這種異常的下肢冷,往往是某種疾病的信號。
引起下肢寒冷的常見疾病有以下幾種:
血栓性閉塞性脈管炎 這種病是一種周圍血管的慢性閉塞性病變,主要累及四肢的中、小動脈,其中以下肢為多見,多發生于男性青壯年。發病初期,大多表現為受寒后感到足部發冷、麻木、疼痛;走路時小腿酸脹、乏力。病情逐漸加重,則會表現為間歇性跛行,即走幾步之后就感覺下肢無力,要停下來歇一歇,患肢發涼、怕冷、麻木、疼痛加劇,尤其在夜間更為嚴重。
閉塞性動脈硬化 這種病的早期癥狀表現為患肢發冷、麻木感,以及間歇性跛行,發展到后來會表現為患肢皮膚蒼白、觸覺減退、溫度降低、肌肉萎縮、趾甲增厚變形等,病變晚期可出現壞疽,且較為廣泛。由于這種病足全身動脈粥樣硬化的表現形式之一,所以老年人、高血壓及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如果發現上述癥狀,尤其要警惕該病的發生。
肢端動脈痙攣癥 肢端動脈痙攣癥又稱雷諾氏病,是一種因血管神經功能紊亂而引起的肢體 末端小動脈痙攣性疾病。表現為手指等四肢陣發性發白、潮紅和疼痛,通帶會岡寒冷刺激或情緒激動而誘發。這種病多發生于女性,發病年齡多在20~30歲。
甲狀腺機能減退癥 這是由甲狀腺索分泌不足而引起的病變,如果是幼年時發病,則稱為呆小病,患兒的身體發育與智力發育會嚴重滯后。成年時期發病,則 表現為皮膚蒼白而粗糙,四肢冷,有凹陷性水腫,伴有心動過緩等癥狀。
神經系統疾患 一些神經衰弱患者,由于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也會出現持續性下肢寒冷感,同 時還會伴有心悸、氣短、多汗、腹脹、頭痛、易疲勞、失眠、軀體不適等癥狀。
結語:想要健康長壽就要學會愛惜自己,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健康長壽的。從今天起讓你的生活中充滿健康的元素吧!(文章原載于《養生閱刊》《健康文摘》,刊期:2012.06,2012.05,作者:萬承奎,常海滄,張斌,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