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睡覺不踏實是夜驚還是癲癇要區別對待
五歲的軒軒,近總是晚上睡著睡著就突然坐起、驚叫、兩眼緊閉、手足亂動……老人們說這是受驚嚇了,要請大師來做法事“收驚”。可花了錢做了法事,軒軒的情況并未好轉,這可把軒軒父母嚇壞了,以為孩子是得了“羊癲瘋”(癲癇),趕緊帶到醫院檢查。神經科的醫生說:“結合檢查結果,軒軒這種情況屬于睡眠障礙,而不是癲癇,更不是用迷信能治療的……”
誠如醫生所說的那樣,諸如軒軒那樣的夜驚并非癲癇發作,而是屬于一種睡眠障礙。夜驚的特點是一般在入睡后半小時到兩個小時之間發作,孩子表現為從睡眠中突然坐起、驚叫、兩眼直視或緊閉、手足亂動或從床上跳下、表情緊張、呼吸急促、顫抖、意識模糊等,對爸爸媽媽的呼喚沒有什么反應,一般持續幾秒到幾分鐘后又會迅速入睡,第二天,寶寶醒來時不能回憶或僅有害怕的感覺。夜驚的發生一個晚上可以有數次,也可隔幾天或幾十天發生一次。多見于2~5歲的孩子,部分孩子在夜驚發作時還會夜游,對此,家長要十分警覺才是。夜驚多為發育過程中的某些因素所致,成年后自行消失,也是睡眠中的異常驚醒,典型的常有夜驚、夢游、遺尿的家族史,也可有夢游伴發,但夜驚的活動范圍比夢游要小得多,在發作時夜驚者很少離開房間。夜驚的發生主要與孩子的心理和社會因素有關,如家庭不和、突然和父母親人分離、家中發生意外變故、父母或老師嚴厲責備與懲罰、睡前聽了緊張興奮的故事或看了恐怖的電視等。大部分的夜驚是常見的現象,這種現象到孩子進入青春期后自然好轉。
良好的作息習慣和睡眠衛生,能夠促進大腦正常發育并得到充分休息,所以為了防止小兒夜驚,家長有必要合理安排好孩子的作息時間,包括睡覺時關燈,室內空氣流通,睡姿正確,睡前不要吃過多的東西,不看恐怖電影等等的良好睡眠習慣。但是,如果家長認為小孩子睡覺睡得不踏實,而就會出現夜驚的現象,是絕對的沒問題,從而掉以輕心也是不對的。因為如果孩子經常出現夜驚現象,并且癥狀非常明顯,很可能是癲癇的早期癥狀之一了,可千萬不能把癲癇當做是夜驚導致治療延誤。這時,建議家長及早帶孩子到正規的醫院進行腦電圖檢查,盡早排除孩子患有癲癇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