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輔助治療案例
戴若
經歷和任職:
1995年開始練習瑜伽。教授瑜伽9年
案例1:幫助治療胸悶浮腫
我的一個學生在外企工作,工作壓力極大。胸悶、說話氣息微弱,身體浮腫。在詢問了身體和生活的細節后,我把治療方案訂為:以呼吸控制為主,體式練習為輔。
主要練習時間定在每天清晨,以提升陽氣,恢復體能。體式練習圍繞脊柱和胸廓展開,讓心臟和肺部有良性的空間。接著練習呼吸控制法,把清理經絡、調理腸胃、激活體能、提升身體代謝的呼吸控制法組合練習。晚上則圍繞安定身心、輔助睡眠的呼吸控制和體式練習,并輔以簡單的冥想。大約三個月之后,她胸悶癥狀明顯改善,呼吸順暢,頭腦也清晰了很多,浮腫好轉,工作的焦慮感和無力感也消除了。
艾揚格瑜伽的大練習原則即“身體的正位法”。比如,以脊柱為中線,左右兩邊身體的力量、平衡、柔韌能力是有區別的。肌肉群的伸展、收縮能力有強弱之分。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會強化這種差別,使弱的部分更弱,強的部分更強。這種差別越大,對身體的改變越大,甚至會帶動骨骼結構錯位,進而帶動附著于骨架上的人體內臟、肌肉功能的失調。就像一座房子,房梁傾斜,房子就會隨之歪曲,房內空氣就無法對流,有害物質會淤積在房間里。
艾揚格瑜伽調整人體的結構,讓身體始終保持在堅固、中正、穩定的狀態。增強柔弱部分的力量,防止強壯部分被過度使用。附著于骨架上的肌肉、內臟系統各自歸位、各安其職,讓身體更好的代謝排毒。良性的能量隨地循環于身體。這就是艾揚格大師所說的:讓好的能量像湖水一樣均勻流動于身體。
趙歡
經歷和任職:
2004年開始練習瑜伽
應用心理學碩士
目前就職于北京回龍觀醫院康復科藝術行為治療中心
在醫院中嘗試引入瑜伽治療,展開個案及團體療效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