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常做記憶操
很多老人記憶力下降,便認為是上了年齡所致,其實并非如此。
解放軍總醫院柏祿順教授介紹,老人常做記憶操,不但可加快血液循環,改善腦部血液供應,增強腦細胞功能,還可擴大肺活量,增強肺功能,增加腦組織氧氣供應,從而起到改善記憶的作用。
屏息呼吸
減慢呼吸頻率,可增強大腦有序化活動,提高腦細胞的利用率,激發大腦潛能,并可使大腦獲得更多的氧氣和血液。國內外大量實驗證明:在呼、吸之間屏息幾秒鐘,能刺激大腦中樞神經,使大腦活動穩定地集中在某一點上,有效提高注意力,增進記憶。
仰臥,閉眼,全身放松,用鼻子深吸氣后屏息,數3下后慢慢從嘴呼出。每天練習10~20分鐘,長期堅持效果明顯。
按敲頭部
頭皮下有一張纖細繁密的神經網,這里有許多穴位,按摩或敲擊頭部可增強腦細胞功能。刺激頭皮有助于活躍大腦神經,使神經系統、循環系統、激素、活性酶等發生連鎖反應,延緩記憶力衰退。
端坐,按揉兩側太陽穴5分鐘,然后聚攏指尖敲擊百會穴(兩耳尖連線與頭頂中心線交會處)50~60次,以百會穴微熱為度,每天早晚各1次。
轉眼球
眼睛和大腦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眼球外面附有3對相拮抗的肌肉,這些肌肉受腦中外展神經核、動眼神經核等運動神經元支配。眼球左轉可以激發右腦,眼球右轉可以激發左腦,左右來回轉動可增強左、右腦之間的溝通,這是提高記憶力的關鍵所在。
坐位,頭部不動,雙眼平視,盡量向左看,直到眼球轉不動為止,停留3秒鐘,然后再盡量向右轉動。每天練習15分鐘。
敲手指
美國一項對6000多名60~80歲老人追蹤調查顯示,1/3老人的記憶力并未因年齡增長而明顯衰退,這與老人常動手指有關。因為手指與大腦相連的神經多,運動手指可有效刺激大腦,延緩腦細胞衰老。
掌心向上,大拇指分別碰觸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再將掌心向下,做同樣的動作。每天練習3~5分鐘。
踮腳踏步
人體各臟器在足底都有反射區,腦的反射區位于大腳趾上,其余腳趾和前腳掌則分布有頭面部器官、垂體、三叉神經等的反射區,踮腳踏步可刺激這一區域,改善腦組織血氧供應,加快神經細胞之間的傳導,增強記憶。
站立,抬腳跟,用前腳掌支撐全身,原地踏步5分鐘。扶墻用腳尖著地(有意識地讓大腳趾多受力),原地踏步5分鐘。后全腳掌著地原地踏步3分鐘,踏步時盡量抬高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