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中五味雜陳嗎 試試這些異常口味消除法
“口味異常”是中醫的一個吃法,它是指經常感覺嘴里味道不對,如偏于口酸、口苦等,這需要根據病因對癥治療。以下是幾種常見的情況及治療方法。
口苦
口苦是指口中自覺有苦味,一般是肝膽火旺的表現。口苦患者常有心煩易怒、頭暈頭痛、日赤脅痛、小便黃短、大便偏r、舌邊尖亡等表現。
治療方法:
應以疏泄肝膽之火為原則,可遵醫囑服用龍膽瀉肝丸(每次6克,每日1次),也可用加味逍遙丸(每次6克,每日2次)、夏枯草膏(每次9克,每日2次)進行治療,任選其一即可。
口酸
口酸是指口中自覺有酸味。中醫將口酸分為肝胃不和型口酸和宿食停滯型口酸兩種類型。肝胃不和型口酸,患者常有胃內嘈雜、吞酸、食少納呆、脅肋脹痛等癥狀。在治療時,應以疏肝和胃為原則,可選用舒肝丸(每次6克,每日2次)或舒肝和胃丸(每次6克,每日2-3次)進行治療。宿食停滯型口酸,患者常有噯氣酸腐、納呆惡食、脘腹脹滿等癥狀。
治療方法:
應以消食化積導滯為基本原則,可用枳實導滯丸(每次6克,每日2次)、保和丸(每次6克,每日2次)、保和咀嚼片(每次2-4片,每日2次)進行治療,任選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