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科學面對的是客觀的事實。
科學是建立在客觀事實的基礎上,這決定科學是唯物的,而不是唯心的。要通過實踐在證明科學理論的真實性,較可信的實踐是做實驗。沒有實驗就沒有科學,就算是再抽象的東西,比如哲學,都要有實驗的。沒有實驗就沒有說服力,就無法證明任何東西。雖然科學界里有很多沒有被實驗證實的稱為假說東西,意思是有待實驗證實,而不是不需要證實。
方老師參加的許多電視節目我都看過,與方對壘的中醫們大抵這樣說:“中醫已經經過了幾千年的實踐證明了其正確性,已經不需要現驗證了”。本人才疏學淺,至今尚不知為何幾千年的實踐驗證都證明不敗的中醫,現在卻要害怕起這幾年幾個月的科學實驗來。莫不是實驗驗證是“科學派”的陰謀,要訛詐“中醫”故意讓他失敗?
甚至部分單純的人以為成千上億的人使用中醫、運用中醫就是很完美的實驗,其實就大錯了。我們所說的實驗,不是簡單的實踐。雖然本質上實驗也是只實踐,但符合標準的設計過的實驗比單純的實踐更有說服力。例如一包中藥吃下去病就好了,這樣直觀的東西,在科學看來并不能說明任何問題,到底是“病自己好了”、“藥的作用”、“心理的作用”、“假象”還是“中藥的作用”?這需要設計好實驗的變量,設置好對照組,多次實驗,把這些可能的干擾因素都排除才行。這不是因為對中藥的不信任而產生的偏見,而是只要是用科學方法研究東西,我們都會那么苛刻的,任何一種可能,都要考慮進去。
中醫要和科學扯上關系,就一定要依靠實驗,就一定要證明中醫反應的是客觀的事實。自中醫與現代醫學接軌后,中國科學家很積極地做了許多中醫藥實驗,主要是中藥實驗、針灸實驗等,但基本沒有有針對中醫基礎理論的實驗。我聽到一位中醫碩士說:“中藥的研究我們做了很多,有很多成果,像陰陽五行這些學說,是真理,已經不需要驗證了”。我的觀點是,不驗證,要么是找不到辦法驗證,要么試過驗證卻證偽了,凡是那種永遠找不到辦法驗證的東西,大抵是虛的。其實像中醫理論這種關鍵的東西都不去驗證,而去驗證一些次要的東西并且大都失敗了,這見現今中醫研究的舍本遂末,不能其實。
退一步講,其實中國這么多年來做了許多中醫藥實驗,并沒有白費,因為眾多實驗的結果的令人失望,恰好說明中醫理論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