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 有效控制血壓
有效地控制血壓是延緩和防止腎臟損害的重要措施,應將血壓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查 要定期、深入
1.定期驗尿。
①尿常規檢查。這是目前各級醫院篩查腎臟疾病的首選方法。主要包括尿蛋白、尿糖、尿潛血、紅細胞和白細胞等項目測定。尿常規檢查方便、快捷,通常30分鐘后即可看到檢查報告。
②其他尿液檢查。由于尿常規檢查是一天中隨機留取的一段尿液,不能完全、真實地反映患者的病情,所以,出現蛋白尿者應進一步檢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血漿白蛋白、總蛋白及腎功能(包括血漿肌酐、尿素、尿酸等)檢查。對于出現血尿的患者,還應進行尿紅細胞形態和數量檢查(尿相差顯微鏡檢查),初步判斷尿紅細胞的來源。
特別提示:健康的中老年人,每年應該檢查1~2次尿常規。患有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的中老年人,應每3~6個月檢查1次尿常規。已患慢性腎臟病的中老年人應每1~3個月到醫院隨診1次。建議出現腎臟損害的肥胖患者,積極進行藥物治療,使24小時尿蛋白定量保持在0.3g以下。
2.影像學檢查。對于血尿突出的患者,尤其是正常形態或均一型紅細胞尿患者,應該進行泌尿系統的影像學檢查,包括B超、或CT和磁共振檢查。
3.膀胱鏡、輸尿管鏡檢查。以尋找血尿的來源。對于通過泌尿系統影像學檢查、甚至膀胱鏡檢查未發現明確病灶的患者,應定期進行隨診,觀察血尿變化的情況。
4.腎功能檢查。經尿常規檢查發現蛋白尿或血尿者,均應該定期進行腎功能檢查,檢查項目包括血清肌酐、尿素、內生肌酐清除率,并通過血清肌酐水平估算腎小球濾過率,或通過放射性核素檢查測定腎臟的腎小球濾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