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也要小心
病人如果只是腰椎間盤突出,只要沒有相應的臨床癥狀,則無須治療,更不需要所謂的微創手術。
當然,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腰椎間盤突出進一步發展就可能出現相應的臨床癥狀(腰痛和/或腿痛),那時就可以確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癥了。
因此,早期發現腰椎間盤突出,就需要積極預防,主要包括臥硬板床,鍛煉腰背肌,避免久坐、坐矮板凳、坐軟沙發、彎腰搬重物等。同時要注意避免引起腹增高,比如要保持大便通暢、避免劇烈咳嗽等,因為腹壓增高會導致椎間盤壓力增高,加重椎間盤突出。
◎確認腰突癥,要三方面依據
如果病人既有腰椎間盤突出,又有腰腿疼痛,怎樣才知道是不是腰椎間盤突出癥呢?
一般來說,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癥必須有三方面的依據,缺一不可,即臨床表現+體征+影像學檢查。
臨床癥狀主要是腰痛和/或腿痛,多數病人早期只有腰痛,后期才逐漸出現腿痛;典型的則稱為“坐骨神經痛”,表現為自下腰部向一側臀部、大腿后側至小腿外側(足部)的放射痛。
體征就是醫生的物理檢查結果,可分一般體征和特殊體征。一般體征主要包括跛行(臀部凸向一側)、腰部僵直(彎不下腰)、脊柱側彎、下腰部棘突旁深壓痛、小腿外側痛覺不敏感、小腿肌肉萎縮(與另外一側相比)、拇指趾屈/伸肌力減弱。特殊體征是對疾病診斷意義較大的體征。對腰椎間盤突出癥而言,主要是直腿抬高試驗,方法是“病人仰臥,使患膝在伸直狀態下逐步向上抬舉,直到測量被動抬高的角度并與健側對比,一般以60度為正常和異常的分界線。
影像學檢查主要有腰椎X線、MRI或CT。X線可以看到一些間接征象,如椎間隙狹窄、椎間隙前后等寬或前窄后寬、腰椎側彎等,同時也可以排除一些疾病。重要的影像檢查是MRI或CT,尤其是MRI,不僅可以確定突出的部位、程度、還可以排除椎管內腫瘤等疾病,是腰椎疾病的首選影像學檢查。
因此,在確診之前,病人不要急著手術,白挨一刀,那很沒必要。
結語:對于中老年高血壓患者來說,如果經常出現頭暈,氣短,心絞痛等癥狀的話就一定要小心,這類人群是容易發生心梗的。(文章原載于《大家健康》,刊期:2012年第4期,作者:盧先,毛振,小嚴,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