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規范用藥成尿毒癥首因
目前,上海有1.1萬名尿毒癥患者正在接受透析治療,在這些終末期腎病患者中,約半數是50歲以下的中青年,20多歲的患者也不鮮見。
腎病專家指出,藥物不規范使用是急性腎損傷的首因,主要包括抗生素不規范使用、多種藥物聯合應用、中藥或西藥的長期濫用等。任何藥物都是通過肝腎代謝,因此藥物能少吃則少吃,若非必要則不要長期用藥。
腎臟病變之初往往沒有癥狀,加上病情進展緩慢,容易被忽視,一旦出現并發癥,往往已到中晚期,由此,普及早期發現的方法變得關鍵。有些“前兆”可以幫助早期發現:
泡沫尿 健康人小便出現的泡沫在短時間內就會消失,但腎臟病患者因蛋白尿所引起的泡沫并不會消失。
骨痛 如果發生不明原因的骨折,或經常骨痛、腰痛、關節痛,經骨科等檢查沒有發現異常的,要查腎功能。因為腎臟除了我們熟知的代謝人體有毒物質外,腎臟分泌的促紅細胞生成素還與骨髓造血、維持骨骼的正常功能有關。
貧血 臨床上常見的貧血癥狀,也可能與腎臟疾病有關。因為腎病發展到晚期,腎臟的促紅細胞生成因子減少、紅細胞的破壞加速,就容易引發貧血。
皮疹 久治不見好轉的皮疹、皮膚瘙癢等,可能是腎臟疾病進入中晚期,毒素蔓延全身,刺激皮膚后的表現。
高血壓 不明原因的高血壓,尤其是年輕人,應及時檢查腎功能。
久治不見好轉的關節痛、貧血、皮疹、高血壓等,可能是腎臟疾病中晚期的表現,應及時檢查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