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也需要鍛煉
要想讓我們的血管變得更優秀,就要不停地鍛煉它們,而且不同的血管鍛煉方式也不同。
動脈血管容易硬化,所以對付動脈硬化好的鍛煉方法就是有氧運動+肌肉鍛煉。跑步、行走、游泳等有氧運動可以加速血流對血管內壁的沖刷,這樣就能有效預防血管內壁的斑塊沉積,而且可使血管保持很好的彈性。
靜脈血管的鍛煉方式也相對安靜一些,比如按摩、拍打、冷熱水浴、蒸桑拿等,通過這些方法,可以讓我們體表上的靜脈血管得到更多的刺激,一張一縮,從而增加血管的彈性和對刺激的耐受力。
而毛細血管遍布全身,多也細,鍛煉它們也是容易的,那就是一切讓你身體升溫的運動都可以,也就是說,在你鍛煉動脈和靜脈的同時,毛細血管也跟著“做了體操”。
關節痛 好無痛持杖行走
有關節疼痛的中老年人了進行持杖行走鍛煉,這樣不但能夠增強受損人群的行動能力,也能減輕運動過程中帶來的對關節的撞擊和磨損。
中老年的關節疼痛,一般都是關節的退行性病變,是過度磨損。若只是靜養,多半能有一定程度的恢復,但無法激發人本身的潛能。持杖行走則不同,增加了兩根手杖,人體由兩點支撐變為四點支撐,有效地減輕了膝關節的壓力。在不增加膝蓋壓力,不感到疼痛的前提下進行鍛煉,就可以使人體損部位得到恢復。持杖行走可以提高膝關節受損人群的行走能力,但也要掌握正確的要領,就是“受損關節行走法”。步幅比標準動作要小,步頻稍快,手杖稍直立,切忌大步快走。此種行走方法,以減輕膝蓋壓力為主,而提高心肺功能則是第二位。另一個是“無痛鍛煉法”原則。行走循序漸進,以關節不疼為原則,感到疼痛就減量,甚至休息。反之,不疼即可逐步加大運動量。這樣才能進入良性循環,逐步康復。
結語:老年人想要健康長壽,一定要有科學正確的養生方式,平時勤鍛煉,保持一顆放松,愉快的心情。(文章原載于《養生保健指南》,刊號:2012.04,作者:陶紅亮、錢國宏、劉靜賢,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