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近年來我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慢性腎疾病的患病率為9.3%~13%。其中糖尿病、高血壓等造成的繼發性腎疾病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已成為終末期腎疾病行透析治療的常見病因。而早期發現腎疾病,并給予生活、飲食指導及合理治療則是避免或延緩向終末期腎疾病發展的唯一方法。
腎疾病的臨床表現
尿液異常
大量蛋白尿患者的尿液中可出現持久的細小泡沫;血尿嚴重的患者可表現為尿液顏色呈洗肉水樣;有些患者尿液渾濁,則有可能是膿尿、鹽類結晶或乳糜尿;
尿量異常
有些人在未大量飲水、未使用利尿劑的情況下,尿量> 2500毫升/日,常常提示腎小管間質損害;
夜間睡眠時,尿量>750毫升或夜間尿量>白天尿量,常常反映腎臟濃縮功能有問題,如長期高血壓造成的腎損害;
尿量<500毫升/日,提示腎功能受損。此時,患者常有明顯的水腫等水潴留表現。
除上述異常表現之外,下列情況也應引起重視。
★患者出現排尿異常,如尿急、尿頻、尿痛,稱之為尿路刺激征,常常與泌尿系感染有關。
★大量蛋白尿的患者出現雙下肢水腫,要警惕是否有腎臟疾病。
★年輕高血壓患者要注意檢查一下尿液,因為高血壓是腎臟疾病的常見表現之一。
★當腎功能出現問題時,除了尿量的改變外,還可以累及多個系統,出現面色蒼白(貧血)、乏力、納差、口中有氨味、惡心、嘔吐、皮膚瘙癢、心力衰竭等表現。
專家提醒
在慢性腎疾病階段,很多患者沒有明顯的癥狀,常常是在查體的時候意外發現的。因此,每年進行體檢,化驗尿常規及腎功能對于早期發現慢性腎疾病很有必要。特別是存在慢性腎疾病危險因素的患者,婦糖尿病、高血壓、高尿酸血癥、過敏性紫癜病史以及有腎疾病家族史等,一定要定期進行尿液及腎功能的檢查。通過尿液的檢查,可以發現尿液成分的異常,如尿蛋白、紅細胞、白細胞、尿糖等。糖尿病患者需要進行微量蛋白尿的檢測,以發現早期糖尿病腎病,有些腎疾病如高血壓造成的腎損害及慢性腎小管間質疾病,尿常規檢查未必出現明顯異常,而表現為進行性腎功能損害。因此進行腎功能的檢測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發現問題,應立刻到腎臟專科就診,進一步明確疾病的診斷及存在的相關并發癥,進行有針對性的科學治療,從而控制腎疾病的進展。
結語:腎病的早期癥狀一般為尿液異常,尿量異常,另外,還會出現貧血、無力,有口臭,嘔心等現象。如果你有以上跡象,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文章原載于《健康世界》、《健康博覽》,刊號:2012年第4期,作者:劉婧、張贊、王梅,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