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后,鴻洋再次來訪。我們綜合運用上面的方法,進行了一些語言練習。隨著我們的練習,鴻洋發音越來越流利。隨后我建議,在需要的時候還可以試試下面一些輔助性的發音方法:(1)深深吸氣。如果發現自己要口吃時,就停下來有意識地深深吸一口氣再說話。(2)動作配合。用一些與言詞有關的動作來配合說話。比如別人問你考分是多少,這時你可以一面緩慢地伸出兩個指頭比成“八”,一面說“80”。(3)含糊其辭。我們平常說話不是每個字發音都清清楚楚的,很多字是含含糊糊地一帶而過。如說“中國人”這個詞組,你仔細聽聽,只有“中”字還清楚,其他二字都很含糊。尤其是“國”字發音更是一帶而過。口吃的人遇上難發音的字,好的辦法就是含糊其辭,一帶而過。(4)換字迂回。遇上難發音的字時,可以采取迂回戰術。就是在要說的話前面加上一兩個無意義的字,或換個同義詞代替一下。(5)面帶微笑。保持微笑從容的風度,既能調整心情,也有助于一些方法的運用。(6)動作矯正。比如,有些口吃的人初因為說話困難,想用足氣力說出話來,久而久之便導致頸部偏斜。多次重復,便養成習慣,以致后來說話稍微用力頸部就偏斜。針對這一現象進行語言訓練時,他就應特別注意自己的頸部,不要讓它偏斜。經過多次矯正訓練,這種伴隨動作就會和口吃一起,同時獲得矯正。
后,我強調說:“口吃是心病,所以,重要的是運用前面的方法進行心理調節,更重要的是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相信自己口語能力正常,相信自己能夠順利交流。這是關鍵。”臨別我們約定,趁著面試前這段時間,創造條件主動與人交談,來一點兒自我突擊訓練。
臨近面試的頭一天,鴻洋打來電話,告訴我嘗試練習效果很好,自己對面試充滿信心。現在,果然有好消息傳來。鴻洋靠自己的領悟能力和自救行動,終于戰勝了“口吃”,贏得公務員面試的闖關成功。口吃,是一種多發生在男性身上的“心病”。說它是心病,是因為口吃極少發音器官的器質性原因,多是由于兒童時期的模仿、緊張、暗示等心理原因,逐漸強化而導致的。此外,青少年的口吃,通常都是境遇性的,是暫時的現象或偶發的現象,并不影響正常的語言表達。所以,不要因為偶爾的口吃,就給自己貼上一個“口吃”的標簽,這一點對于“戰勝口吃”非常重要。同時,還應及時采取恰當的心理調節措施。一般說只要及早進行心理調節,都能得到較好的矯正。還有,有些本來并不口吃的年輕人,在面試一類的情境中也會由于緊張而出現口吃的情況。這種情況更不要給自己貼“口吃”的標簽,應該采取上面的心理調節方法,來幫助自己面試過關。
對付恐懼,7步走